2014年4月15日星期二

博時平衡配置基金團隊作客新浪聊天實錄



博時平衡配置基金團隊作客新浪聊天實錄


















博時平衡配置基金團隊作客新浪聊天實錄




 ? 主持人:各位投資者、各位網友,下午好!我是主持人張斌,本期訪談中,我們請到演播室的是博時基金公司博時平衡配置基金的管理團隊,包括黃健斌先生和夏春先生,歡迎二位作客新浪。有請兩位和新浪的網友打招呼。


  夏春:大傢,我是來自博時基金的。


  黃健斌:大傢下午好。


  主持人: 2位來賓有沒有感覺從06年開始人們茶餘飯後更多談的是樓市、股票基金、這類比較熱門的話題,從06年超女熱進入到股市熱、基金熱,這些情況讓我想起瞭1994年《股瘋》那部電影,最近股市從3000點突破到3300點,再到一舉躍居到3600點之上,大盤一路上漲勢如破竹,一方面市場新高不斷,而另一方面,投資者的憂慮和惶恐也在加深,我不知道我這麼理解對不對。可以說現在進入瞭一個高估值的時代,任何風吹草動都能牽動股民的心,實際上不光是股民,樓市也有這種感受。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采取什麼樣的投資策略呢?請兩位專傢為我們一點江山。


  目前機構投資者普遍的觀點是短期振蕩,中長期看好。那麼支持大傢看好中長期的因素都包括哪些?這些因素如何發揮作用?這個我們有請夏春先生給我們做一個分析。


  夏春:現在整個中國股票市場確實是非常高。我覺得這個不僅僅是在國內,在國外對A股市場也非常關註,像前一段時間,格林斯潘對中國股市發表瞭一個看法,結果對股市產生瞭一個比較大的影響。這個裡面我覺得很有趣,講到股票的話,大傢以前都聽說過一個所謂傳統的智慧,因為股票市場太熱瞭,連賣菜的老太太都炒股票瞭,那麼股票就到頭瞭。但是大傢現在看到我們市場不斷創新高。好象對國傢的宏觀調控的政策都比較“免疫”瞭。這個我覺得和以前是有不同的方面。實際上我覺得是整個一個大時代、一個大轉折過程中一個所對應的產物。所以包括很多傳統的智慧,在今天看都不是特別的適用。


  簡單說起來,我們的市場之所以有這麼好的表現,一方面其實確實是中國經濟現在發展非常非常好,中國這幾十年,特別是最近幾年,入世之後,中國的經濟高持續增長,並且保持瞭一個非常低的通貨膨脹。另一方面也是制度變化的所促進的結果。最重要的包括人民幣匯率的制度、人民幣升值下整個資產的重估。還有股權分置改革從06年開始進行。使資本市場的效率大大提高。包括大股東、小股民的是保持一致的想法。事實上,使得新的大股東有非常大的激勵。通過控制市場進行產業的整合和市場的重組。我們經常所看到的資產的註入,實際上形成瞭一個多贏的局面。從這一點說,我們整個股市未來的發展我覺得前景還是非常非常寬廣的。當然,市場漲得這麼多以後,特別是從去年底到現在不到半年的時間漲幅達到60%以上。所以大傢會有一些擔心,並且獲利的速度太快,並且會產生一些觀點的分歧,那麼短期的話,市場的振蕩確實會加劇。也有可能會有一次幅度相對比較大的調整。但是我覺得這些事情很大程度上分兩個方面看,一個方面是技術層面上的原因,就是長期快速上漲之後,有一些獲利的要求,可能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可能會有一些政策上的因素。包括現在政策對股市的關註度也不斷提高。並且對大傢不斷進行風險的提示等等政策。因為對整個市場的投資心態會產生一個影響。短期之內這個振蕩我覺得是難以避免。但是這一點,我覺得不會影響它長期的價值。剛才已經說瞭,我們的資本市場現在不能簡單的看,實際上是反映瞭經濟一個大的變化,其實我們中國經濟這幾年是一步一步發展的。突破瞭一個一個瓶頸。中國經濟以前可能是勞動密集型的,現在發生瞭產業升級的現象。很多都作內銷、做品牌。所以發現我們中國投資的風險慢慢不再瞭。前幾年的話,好象還在說產能過剩,現在各個行業都有一個相對比較協調的發展。也就是說不管是在管理上、技術上中國的經濟都成功突破瞭產業發展的瓶頸,這樣整個市場生長的空間、企業盈利的空間大大打開瞭,在這個情況下,市場未來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會出乎大傢的預期,包括盈利、股價的表現。包括美國過去在鐵路修建等等這些方面對股票的影響和中國是相似的。這就是為什麼整個中長期我們是非常非常看好的,具體的話,會談到一個投資策略的問題,你到底選什麼方向去進行投資?我想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我們中國未來還要面臨大的建設,包括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新興生產能力的建設等等。和這些行業相關的股票會有一些好的表現。第二是消費,中國的消費的升級在順利的轉化和進行之中,因此對於消費品、消費服務這些方面我覺得都會找一些非常好的投資標地。


  主持人:夏總給我們分析瞭基金類的社會現象,有觀點認為,去年以來個人投資者的瘋狂入市,當前市場結構也發生瞭變化。市場主線也發生瞭變化。這個觀點你是如何看的?


  夏春:我覺得這個觀點既對也不對。我們看到現在很開戶的水平非常高。從這一點上看散戶的比例比以前發生瞭很大的變化。從去年以來,一些低價股、ST的股票表現非常好。好象給人一種相對比較混亂的感覺,好象覺得市場的走向不清晰,我覺得反過來說,是市場的形勢是清晰的,我們博時在去年早期出瞭一個《股市三部曲》的分析報告。主要的觀點是中國進入牛市是毫無疑問的。還有進入牛市有一個價值發現、價值註入和價值泡沫的三階段。現在是出去價值註入的階段,現在就是目前市場最主要的主線,就是價值註入,包括資產註入、包括借殼、重組等等。從另一方面講,中國現在A股市場也是單位的主線,是多標的主線在發揮作用。在行業上的話,有一些周期性的行業、包括鋼鐵、水泥都會有比較好的表現。行業上是隨著宏觀經濟的變化,會形成自己的主線。


  從整體說,現在市場確實是有一點點的和以前不太一樣的地方。現在市場好象是散戶所投資的低價股和機構所投資的藍籌股的領域確實有一定的市場分割。這一點主要是和中國不同投資者、不同投資類型所面臨的條件和約束是有關系的。謝謝。


  主持人:您剛才說投資者的瘋狂湧入,一方面醞釀瞭資金上漲的動力,一方面整體的估價水平也被進一步推高,投資可以說是風險、利潤時期。根據股市運行的狀況,近期最大的影響因素是來自於哪些方面,個人投資者該怎麼樣應對?


  夏春:短期之內會有振蕩,長期我們還是非常看好。短期確實會有一些負面的因素會對市場造成影響。一方面是因為央行的貨幣政策。包括我們加息、調節準備金的措施會進一步出臺,經過一段時間市場會有一些新的預期,會對市場產生一些壓制。另外就是現在政府從證交會、各個部委都給出瞭一些風險的提示,然後現在也有一些對證券市場不規范的操作加大瞭查處力度,這些對市場的心理層面產生瞭一定的影響。還有一些方面,就是在一些交易環節上,現在市場非常火爆,交易量非常大。雖然我們認為市場本身是應該往上走,但是由於短期內過快的上漲的話,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政府可能會在一些交易的環節(包括稅收)可能會出一些有關的政策,會對市場短期的運行造成影響。從個人投資者講還要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眼光還是要看長遠一點。操作上不要過於投機。不要過於快速買賣。有一些非常好的品種,包括基金的一些投資產品。如果能夠長期持有會比較好。


  主持人:最後B股出現瞭比較大的匯報,市場認為,是泡沫後的理性回歸,這個會對A股市場有參照作用嗎?


  夏春:B股的調整是基於此前大的上漲的調整。因此我覺得這一點也是技術面的事情,從理論上講,B股和A股應該是同股同權的。但是現在,B股和A股之間還是有30%以上的平均價差。這點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B股有上漲的需要。之所以造成不合理的狀況,可能是這兩個市場被人為的割裂瞭。因為B股的參與者比較小,B股的市值規模非常小。好象B股的是8千億。A股是18億的市值。在這個情況下,B股的波動會有比較異常的地方。比較容易操縱的痕跡也會大一些。因此短期的變化,B股風險振蕩也會比較大。我覺得從正常看,B股的價值絕對沒有到泡沫的程度。事實上8千億的市值會對A股市場產生一個向下拉動的作用。長期看,B股不合理的折價,從結果上一定會消釋,至於是什麼形式,是合並還是放開投資者的范圍這些都不重要,但是它的結果非常明確。我個人覺得B股是非常非常好的投資領域。好象前幾年的封閉型基金一樣,由於市場結構的分裂所造成瞭一些不太合理的定價。


  主持人:謝謝夏總給我們分析瞭A股和B股之間的現象。剛才我們聽到B股是比較好的投資的選擇。其實我們現在註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去年的行情快速發展起來之後,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名詞逐漸慢慢從人的言談中淡出瞭。我們想請黃健斌先生給我們作一下證券市場投資機會的分析。


  黃健斌:其實去年以來,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慢慢退出瞭市場,股票基金比較火熱,這和市場的發展的階段性有關。特別是利率政策比較寬松。第二方面因為股票分置試點改革之後,導致貨幣基金、債券的發展會慢一些。在這個情況下,債券市場也比較有好的機會。現在加息瞭,我們怎麼做債券瞭,市場上有一些債券的票面利率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掛鉤的。比如說上調定期存款率或者下調的時候會有一些變成。如果加息瞭,他們的票面利率會更高。第二方面,是可分離的轉債。從去年馬鋼推出來的一種結構性債券,因為是一種權證,對我們機構投資者來說一個機會,馬鋼的權證從上市的時候到現在到瞭八塊錢。所以這個投資利潤也非常可觀。


  主持人:剛才夏總和黃先生給我們談瞭股票市場,證券市場的一些現象。現在我們談一些網友和投資者更加關心的基金產品,隨著股市近期的劇烈振蕩,有關的基金專傢也在提醒投資者,現在是一個喧囂和不安並存的時刻,投資者既要分享牛市上的成果,同時也要規避投資風險,那麼平衡型基金是攻守兼備的好選擇。在海外,很多的大型基金公司的旗艦產品都是平衡型基金,可否結合博時平衡型基金的優勢和特點?


  黃健斌:因為平衡型基金是可以幫客戶做很重要的資產配置,資產配置一般都是60%的股票、40%的債券,所以當它作瞭資產配置有什麼好處呢?就是不用客戶投資。你投資瞭不用傷腦筋瞭。第二是因為他是一個全球的投資方式。因為它的規模非常大,全球投資的話,可以讓投資者分享全球的競爭的勝利果實。所以平衡型基金在國外的規模是200億美元左右。很多著名的資產管理公司的旗艦產品都是平衡型基金。我們公司的平衡型基金有什麼和其他的平衡型基金有類似的呢?我們也是參考的國外平衡型基金的產品,也是60%的股票和40%的債券。我們的基金為什麼是攻守兼備呢?因為我們的資產配置隻有60%的股票,其實可能目前來說,股票型混合基金資產值差不多是最低的,很多的股票基金配置比較高。我們剛發行的市場,當時也不知道市場會上還是下。我們基金會給投資者有什麼好處,股市上漲的時候我們會和大傢分享上漲的果實,如果下跌的話,我們的抗風險比較強。我們從去年到現在,我們的成長率非常高,所以我們是一個攻守兼備的產品,現在的市場是4000點,我們的平衡型基金就給投資者帶來瞭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


  主持人:基本上還是兼顧瞭平衡投資的進可攻、退可守的原則。基金投資“穩健才能行遠”。對廣大投資者來說,曇花一現的增長或許能夠帶來暫時的狂喜,但是細水長流的回報累計才能帶來真正的富足。


  近日,上投摩根、泰達荷銀、國海富蘭克林等基金公司發佈公告宣佈,旗下部分基金采用雙基金經理制,今年以來發行的新基金中,也有3隻基金采用雙基金經理制,基金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基金經理流行被稱為是“二拖一”,實際上你們現在采用的雙基金的經理制,你們是如何進行分工協作的?


  黃健斌:我們博時也是采用雙基金經理制。有兩個方面的好處,他們的都各有特長,有的基金是60%的股票是他來做。比如我是做債券,我基本上負責40%的資產配置。現在證券市場發基金都發到100億、200億的基金,所以更需要專業化,所以我們雙經理制是專業化的必然,另一方面,雖然分工瞭,但是它的結構性還是很強的。比如到底怎麼樣分工,是60%股票還是40%的債券。如果股票市場好一些,會把股票調到60%,如果股票市場調整瞭,我們會把股票市場調整到40%左右。兩個經理會進行溝通。


  主持人:就是我們說的“二拖一”的模式。剛才黃經理說既要註意短線投資,也要註重長期投資,有觀點說,在現在情況下,平衡型基金的優勢比較明顯,您剛才說的股票市場占60%,債券是40%,這個觀點的依據是哪裡來的?


  黃健斌:這個是我們中國基金國際化的一個過程。


  主持人:你們這個平衡型基金推出市場多久瞭?


  黃健斌:我們是去年六月份成立的,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回報率很高。


  主持人:你們對投資的用戶,你們有沒有進行分析,是什麼比較多?


  黃健斌:散戶比較多。


  主持人:現在監管市場提出瞭科學、理智的投資。你剛才說到散戶、傢庭的投資,那麼傢庭資產配置的角度,能不能給我們分析、挑選一下比較合適的基金產品?我們這個請夏春先生作一個點評和分析。


  夏春:我首先講一下共性的方面,不管是什麼傢庭,就是在股票高風險的市場上投資,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這個非常重要。這個也是過去幾百年總結的一個結晶和要點。你要把自己的每月的花費算瞭之後,把一些錢節省出來,然後做作一些具體的風險投資資產上的一些資產配置。這個對每個傢庭都一樣。但是在具體投資的時候,到底是投資一些什麼產品呢?我想和不同傢庭的具體情況有關,可能最重要的就是你的抗風險能力,這個是來自於傢庭目前的收入水平、如果你目前的收入比較高、財產比較多,你的抗風險能力就比較強。另一方面是主觀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這些都是比較大的考慮。這樣其實很簡單,市場上如果講基金的話,內容非常多,有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等。我剛才也提到一個在高風險和低風險的一個法則,就是國外這麼多年得到的經驗,就是“六四法則”,在高風險上定位是60%,在低風險上是40%。也許它不能給你帶來最高的回報,但是可以使得你少冒非常多的風險,使你傢庭的財富和資產通過一個比較穩妥的方式得到積累和上升。


  主持人:剛才夏先生給我們分析,我簡單總結一下,不知道正確不正確。作為我們普通老百姓講,先要保證自己的生活,把生活的盈餘部分拿來投資,采用“六四”法則投資。最後請兩位給我們網友和投資者一些投資方面的經驗,我們先從夏春先生開始。


  夏春:我想從個人投資角度來說,可能廣大網友自己本身也有很多的經驗,可能比我經驗還豐富。我覺得首先第一點,最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學會投資,這一點很重要。你不能說完全對投資沒有任何的概念,對自己資產的配置心中沒有任何的想法,還像過去計劃經濟的時候把所有的錢都放在銀行。如果你參與投資的話,會發現有很多的機會和樂趣。另一方面,我想投資經驗就是資產的一種多元化,你各種各樣的資產都可以作一些嘗試、投資。這個比例要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我想這裡面不僅僅是對股票、基金的投資,實際上我們中國的投資產品不斷豐富。比如這幾年非常火爆的房地產等等。都可以嘗試一下各種投資產品。特別是在中國一個大轉折的時代,中國現在確實是一個大時代,各種各樣的財富產生也非常快,可以參與其中,以什麼樣的形式我覺得是比較次要的,首先要參與其中,第二個方面,各種形式都應該有比較好的回報。最後是要看個人的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還要看資產的長短,進行長期、短期的配比。


  主持人:黃先生給我們分享一下成功的經驗?


  黃健斌:我覺得有比較重要的兩點,一個是要冷靜,第二是要有風險控制能力。做投資的話,大傢都知道,風險是不是你可以承受的,對股市的話,應該有這兩點要求。


主持人:我們今天感謝兩位作客新浪嘉賓聊天室,我們今天的采訪到此結束,謝謝兩位。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