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倒賣絕當品賺差價 給兒買房給女開金店 |
鄰居王伯伯今年60多歲瞭,他在一傢制藥廠當瞭一輩子工人,幾年前退休,憑借著不到1500元的退休金,日子過得有些拮據。不過,最近兩三年,大傢卻發現他的日子越來越好,不久前,王伯伯為兒子在市中心全款買下瞭一套300萬的房子,更是激起瞭大傢的好奇心。 終於,在大傢的一致要求下,王伯伯為我們揭開瞭謎底。原來,王伯伯最近幾年,都在做一個“絕當”的生意。所謂絕當,就是指客人將物品拿到當鋪典當,但是,在典當期限屆滿後,客人沒有贖回物品或者續當,那這件物品就稱為“絕當品”。按照目前的法律規定,隻要絕當品估價不足一萬元,典當行就能自行將絕當品變賣。當物估計在萬以上的,則按照擔保法有關規定處理,也可由雙方事先約定後,由典當行委托拍賣行公開拍賣,除去拍賣費和當金本息的剩餘部分應歸還當戶。而王伯伯這幾年的生意,就是收購這些絕當品,然後再通過自己的渠道當做二手商品賣出去,賺取差價。 絕當品各種各樣,而王伯伯最初收購的主要是手表。王伯伯一直愛好名表,多年來傢裡關於各類名表的書籍雜志積攢瞭厚厚的一堆,而且,王伯伯還參加過一些名表愛好者俱樂部,多年來互相交流也讓王伯伯對名表的見識很不一般,這讓他能比較準確地估算出很多名表的價格。另外,由於有一班收藏的朋友在,所以王伯伯收購到的名表,也很容易變現。這麼一來,就讓王伯伯找到瞭一個賺錢的好門路。 王伯伯說,客人在去當鋪典當的時候,當鋪為瞭降低經營風險,往往會大力壓價,這是從古至今通行的做法。而一旦物品成瞭絕當品,當鋪為瞭快速回籠資金,往往也會以較低的價格將絕當品變現。典當行最主要的利潤來源是利息,而不是絕當品變現的差價。一般來說,市面上的絕當品中,名表價格是市場價的1/3到2/3,如果能淘到品相比較好的表款,王伯伯一般都是以原價甚至更高的價格賣出去,其中的利潤空間非常大。 不過,入行不久,王伯伯也發現,真正能帶來高利潤的表款還是太少,很多市場上常見的表款雖然價格低,出手卻也難。於是,他就開始嘗試收購別的絕當品,如金飾品和珠寶玉器。一般來說,絕當的黃金飾品,價格比市場要低10%左右,珠寶玉器的價格隻有市場價的1/3到1/2。 因為之前收購絕當名表,他跟好多傢典當行都建立瞭長期穩定而且互相信任的關系,所以不用擔心買到假貨,價格也比一般上門購買絕當品的散客要低。不過,在脫手的時候,王伯伯也遇到問題,因為他沒有很好的辦法讓下傢確定這些物品的真實性、純度和價值。如果真要找權威單位檢測,成本又太高,至於一些玉器,其價格更是沒有辦法確定。 後來,王伯伯幹脆讓女兒開瞭一傢小小的金飾店,將他收購來的金飾品重新拋光、翻新出售,因為有固定店面在,客人比較放心,王伯伯的金飾品終於有瞭一個可靠的銷售渠道。至於珠寶玉器,王伯伯就隻好忍痛放棄瞭。 現在,王伯伯又打起瞭新的主意。因為他發現,很多典當行裡都有不少筆記本、手機這類數碼產品。就好比這次iphone5上市,典當行裡就多瞭很多iphone 4s的絕當品,這些二手數碼產品大多有七八成新,價格卻隻有市場價的3折左右。於是,王伯伯就讓還在讀大學的兒子,在淘寶上開瞭一傢專門的二手數碼產品店,在兒子大學同學的支持和宣傳下,生意也非常火爆。王伯伯說,他還為淘寶店專門請瞭一位技師,負責數碼產品的美容、翻新,這麼一來,這些二手產品看上去更新,價格就更高瞭。另外,因為有技師在,王伯伯還推出瞭保修服務,這麼一來,顧客也就更多瞭。
|
2014年4月17日星期四
退休老人倒賣絕當品賺差價 給兒買房給女開金店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