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典當的幾點思考 |
一、典當是現代經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服務行業。
當前在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雙重擠壓下,業內有許多人對自己從事的典當行業心生疑慮,甚至提出典當到底還能不能生存?到底還能堅持多久?作為一個在中國歷時1700多年的傳統行業,一個從事著資本運作中最簡單、最原始、最安全抵質押借貸行為的行業,我認為無論金融行業如何發達,隻要市場經濟行為存在,典當行為、典當行業就不會消失。事實證明,在國外,即便是經濟發達的國傢,典當不僅存在,而且還很發達,美國就有多傢上市典當公司。在國內,尤其是商務部接手管理之後為典當企業營造瞭良好的市場環境,截止目前,全國共有4433傢典當企業,企業數量比2003年增長瞭2.3倍;全行業註冊資本584億元,比2003年增長瞭5.1倍;從業人員3.9萬人,比2003年增長瞭1.2倍,整個行業呈現出的也是穩定向好的發展趨勢。
二、典當是一個小行業。
論資產規模,從業人數,市場份額,在融資市場中,典當的確是一個小行業。以下有幾組數據:
1、至2010年9月末,全國典當行業典當餘額365億元,全國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462800億元;
2、至2009年末,全河北省典當行業典當餘額13.5億元,全河北省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13124億元;
3、至2010年9月末,石傢莊29傢典當企業典當餘額不到3億元,石傢莊市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3153.96億元。
從全國、省、市三級典當企業典當餘額與相對應的金融機構貸款餘額之比均不到1‰,再加上非金融機構的放款數,典當資金在融資市場中的份額更小,在融資市場中典當資金稀缺資源。
三、典當資金是融資市場中“奢侈品”。
奢侈品在經濟學上講,指的是價值/品質關系比值最高的產品,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又是指無形價值/有形價值關系比值最高的產品。典當資金的稀缺性和不可或缺性,決定瞭它就是融資市場中的“奢侈品”。典當有本身特定的消費群體,典當的客戶大多對能否很快借到資金非常在意,對資金價格並不敏感。奢侈品應該有奢侈品的定價,奢侈品賣出白菜價是從業人員的悲哀,典當要做融資市場中“奢侈品”的運營商。
四、典當要健康發展必須避免惡性競爭。
典當從事的是隻貸不存的資產業務,全行業資產負債率隻有14.1%,缺乏杠桿效應。維持較高的收費標準,基本上是提高典當企業資本收益率的唯一途徑。力求避免惡性競爭,一旦陷於價格戰,典當收入減少,費用卻隨著物價不斷上漲而不斷增加,很可能會出現典當行業收益低於社會平均收益現象,嚴重影響典當行業的健康發展。
前不久,由一傢媒體聯合渣打銀行共同完成的《中國新商幫金融生態白皮書》正式發佈。該白皮書對上千傢有行業代表性的中小企業進行瞭調研。結果顯示,傳統的銀行貸款仍是企業主要融資渠道之一,占總比例的50.9%;民間各種形式的融資,如企業間拆借、親友借款、典當等,占比達11.1%;借助風投、股票上市等渠道融資占比為2.4%。引人深思的是,從沒接觸過任何融資渠道的企業比例,竟然高達41%。該白皮書中特別指出,典當正逐漸成為中小企業一條重要的融資渠道。典當全行業有限的584億元的註冊資本面對不斷擴大的借貸市場,完全沒有必要緊張,更沒必要亂瞭自己的方寸。
五、典當要大力做好正面宣傳。
千百年來典當在人們心目中的負面形象根深蒂固,改革開放以來時代附於典當以新的內涵。近幾年不少典當企業在自發地投資宣傳自已的同時,也宣傳典當行業。我們能明顯地感到典當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知,市場也在人們認知的前提下漸漸擴大。加強典當的正面宣傳是典當每一個從業人員應盡的義務,典當市場擴大瞭,業務就多瞭,利潤就大瞭,效益就高瞭。不正當競爭隻能是把典當行業越做越小,典當市場越做越少。
六、典當又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
中國人民銀行2010年六次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如此高密度上調、且準備金率已達到18.5%的歷史罕見高位,鎖定瞭金融機構大量資金。臨近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再次加息,明年融資市場供求關系勢必會發生明顯變化,資金偏緊定是不爭的事實。典當的商品就是貨幣,貨缺價必高,“惜售”未嘗不可,我們可以持“幣”觀察一下行情的變化。
|
2014年4月10日星期四
面對典當的幾點思考_0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