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當鋪碉樓“東平大押”年內將免費開放 |
位於廣州中山四路、越秀中路交界處的“東平大押”(又稱清代大東門當鋪碉樓舊址)變身全國首傢典當博物館後,將在今年內對外免費開放! 記者昨日從越秀區文化局獲悉,去年年底開始,管理方向社會征集有關典當行業相關的歷史資料,包括報刊雜志、新聞圖片、歷史檔案、文物等。待專傢鑒定,及設立博物館的各項手續辦理齊全,順利的話,典當博物館今年內將正式對外開放。 百歲“東平大押”年底迎客 “東平大押”古碉樓,位於中山四路1號,緊鄰當年明代東城門的城門樓。曾是清代典當樓,俗稱為“大東門當鋪”。古建築平面呈方形,北側高五層,南側高四層,建築物外立面呈碉樓狀。 如今僅存當鋪的倉庫樓,四面都有開窗,窗口都是內大外小,花崗石窗套。屋頂建有女兒墻,使得整幢建築外觀上呈現出碉堡狀。屹立百年,東平大押見證瞭羊城物事的興衰榮辱,於1999年被定為廣州市級文物。 2008年年初,經專傢論證,這間清代當鋪碉樓被確認為“東平大押”的舊址,現存建築為當年當鋪的倉儲樓。越秀區政府當年即投入近180萬元對其進行復原整修並公開征集再利用方案。廣州衡盛典當有限公司的方案最終勝出,獲得對“東平大押”20年的管理經營權。根據方案,“東平大押”將成為以展示典當業為主題的博物館。 據悉,改造為典當博物館的“東平大押”,將免費向市民遊客開放,並列入廣州市區的新旅遊點。 典當博物館可觀賞鑒寶絕活兒 每年需投15萬元用於維護 據介紹,舊當鋪將被建成一間以展示典當業為主題的博物館———“大東門舊當鋪博物館”:一樓采用圖片、實物、音像等方式介紹廣州典當業的歷史;第二層會有資深師傅現場演示典當行鑒定手表、玉器、鉆石、金飾的絕活兒;第三層用來展銷省典當協會各會員企業的奇珍異品;第四層是雅集,是為藝術傢、收藏傢和廣大市民提供一個交流的場所。此外,博物館將經常性地舉辦一些文化藝術品的展示、鑒賞和拍賣活動。 根據初步打算,博物館將免費向市民開放,雙休日和節假日將全天開放,平日上午和下午一般也將對外開放。 而據“東平大押”的新東傢介紹,每年需定期投15萬元用於“大東門舊當鋪”的維護,博物館的日常裝修費用、日常經營管理費用也由衡盛公司承擔,經營期限為20年。“接這個博物館,我們主要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新東傢方面表示,希望通過文史資料和實物展覽,讓市民更多地認識典當這個行業,將其“辦成我省乃至全國典當業的一張名片”。 |
2014年4月28日星期一
清代當鋪碉樓“東平大押”年內將免費開放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