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0日星期四

汽車合格證質押弊端凸顯 經銷商資金壓力待解

汽車合格證質押弊端凸顯 經銷商資金壓力待解

汽車合格證質押弊端凸顯 經銷商資金壓力待解


9月份,賈先生從蘇州新城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花20多萬元買瞭一輛東風雪鐵龍C5,但是10月份該店老板李菁的跑路讓他很是焦慮,付瞭全款購車卻沒拿到汽車合格證。《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和賈先生一樣遭遇的車主有200人左右。 

沒有汽車合格證,新車就上不瞭牌照也上不瞭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認為,國內的汽車經銷模式有問題,不改變當前的經銷模式,就不能從根本上保護車主利益。 

“中國的汽車銷售市場是生產驅動銷售類型,汽車廠商不斷擴張產能,汽車廠商在擴張過程中,就會把庫存轉嫁給其經銷商,但是經銷商沒有多餘的現金來提車,就會向銀行或者民間信貸貸款來進行資金周轉。一般來說,經銷店沒有土地等實物質押,汽車合格證成瞭經銷商向銀行等機構融資的主要手段,當汽車市場好時,汽車廠商、經銷商和銀行等相關鏈條上都能分到一杯羹,但是一旦經銷商的資金鏈斷裂,車主購車拿不到合格證以及銀行產生壞賬的風險就會加大。”羅磊告訴記者。 

“汽車合格證質押”惹的禍 

汽車合格證質押貸款業務是由銀行總行與相關品牌汽車廠商先簽下協議後,再由銀行支行與汽車經銷商開展貸款業務。在一般情況下,各方簽約後,汽車廠方直接把新車合格證寄給銀行,銀行代汽車經銷商向汽車廠商支付新車車款,而汽車經銷商則隻需向簽約銀行支付20%~30%車款的保證金,就可以從汽車廠商取得沒有合格證的新車。按三方約定,經銷商把新車賣掉拿到車款後,立即把車款還給銀行,同時銀行把汽車合格證還給汽車經銷商,汽車經銷商再把新車合格證給到購車者。 

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消費者先是付車款購車,然後才能拿到汽車合格證。按照相關規范,車和合格證不能分開銷售,但是作為汽車行業特有的潛規則,這已經延續多年,當車市轉差時,這個潛規會暴露出諸多弊端。 

記者瞭解到,東風雪鐵龍在蘇州的兩傢經銷店則是空吃兩頭,這兩傢經銷店沒有把賣車款給到銀行,也沒有把汽車合格證給到車主,而是用作平時的資金周轉,資金周轉不動時則跑路瞭。這導致的結果是給該店貸款的銀行產生壞賬,購買瞭新車的車主也不能給新車上牌。 

“我們雖然是從4S店買車,但也是沖著廠商的品牌去買車,但是現在廠商急於撇清關系。東風雪鐵龍廠商客服給我們車主發短信通知,東風雪鐵龍已經與蘇州天城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和蘇州新城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解除授權經營合同。這也就是表示,廠商不再對我們這些購買瞭新車卻拿不到汽車合格證的車主負責。”賈先生告訴記者。 

江蘇江成律師事務所律師仝曉虎認為,汽車廠商有責任規范管理4S店,而且要提示消費者相應的風險。從品牌影響的角度講,汽車廠商要維護終端消費者的利益。 

東風雪鐵龍內部人士則聲稱自己公司很委屈:“東風雪鐵龍廠商也是受害者,經銷商跑路對我們的品牌塑造和蘇州市場的占有率都產生負面影響。” 

同時,經銷商資金鏈條斷裂也給貸款銀行帶來瞭壞賬風險。綠地汽車集團總經理陸鴻文告訴本報記者,銀行機構質押汽車合格證是對汽車經銷商的一種“監管質押”,因為合格證可直接控制新車能否上牌上路。同時銀行會派人來監管4S店的經營狀態來確定貸款給4S店是否有風險,不過雙方合作時間長瞭,一些銀行機構就放松瞭風險管控,貸款風險就出現不可控的情況。記者瞭解到,貸款給這兩傢東風雪鐵龍經銷店的銀行等債權人已啟動司法程序,起訴該經銷商。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質押汽車合格證給消費者、貸款銀行、汽車廠商都帶來瞭風險,但也透露出經銷商融資的些許無奈,中國的汽車金融產品太單一,汽車廠商不斷給經銷商壓庫的同時銀行貸款再緊縮,經銷商的資金鏈條容易崩斷。 

經銷模式待變 

在當前實施的汽車品牌管理辦法框架下,汽車廠商對經銷商是授權制而不是代理制,並且這種授權制是一年一簽約,這直接形成的是汽車廠商和經銷商地位的不平等,汽車廠商可以隨時取締經銷商的授權。同時,經銷模式不像美國等成熟汽車市場以訂單式生產為主,而是以生產驅動銷售。汽車廠商紛紛擴大產能,在市場需求低迷的情況下,汽車廠商就把庫存轉嫁給經銷商,對於以貸款為主要融資來源的經銷商來說,壓庫就是占用經銷商的現金流。 

這種經銷模式是風險產生的根源,一旦車市不好、終端需求低迷,廠商在不調整其生產能力的前提下,經銷商的日子就非常難過。 

記者瞭解到,不算日常運營的現金流,經銷商投資一傢中端汽車品牌4S店需要1500萬元左右,投資一傢自主品牌4S店需要500萬元左右,投資一傢豪華品牌4S店來說,至少需要5000萬元。而在運營管理中,進貨量也考驗著4S店現金流管理能力。以中端汽車品牌平均一輛新車占用15萬元資金計算,100輛庫存車占用4S店的資金就達到1500萬元,加上人員工資、後勤等支出,一傢4S店的運營需要幾千萬元的流動資金。通常情況下,很少有經銷店有能力全款進車,部分經銷店70%左右的資金是來自銀行貸款和廠商成立的汽車金融機構。 

“經銷商唯有加快新車銷售,提高資金運轉速度才有可能理順現金流。”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經銷店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過去幾年車市好的階段,整車廠和經銷商都能獲得很好的盈利,甚至也有經銷商投資一年就能收回成本。但是在車市不好的年份,在整車廠庫存和終端市場需求疲軟的夾擊下,經銷商資金鏈則容易斷裂。 

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經銷商認為,經銷商不是被車市需求低迷壓死的,元兇是汽車廠商的庫存。“改變當前的年度授權制經銷模式,啟用經銷商代理制和訂單化生產,才能降低經銷商的經營風險,從根本上保護消費者利益。”賈新光認為。

推薦閱讀:

中國典當聯盟網qq群公告作者:中國典當聯盟網2012-06-15

《典當縱橫》征稿啟事 作者:中國典當聯盟網2012-07-15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