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擔保業“自尋死路” 為厚利“愛上”高利貸 |
2012年12月04日08:38東南網孫春燕 廈門擔保業為來錢快放起高利貸,“不務正業”又嚇跑銀行 海峽導報(微博)12月4日訊 昨日,導報報道瞭豐元擔保停止擔保業務,廈門擔保行較前兩年減少近一半的消息,引起瞭不少業內人士的關註。 “現在擔保業可謂‘腹背受敵’。”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不少擔保公司嫌正統的擔保業務來錢不夠快,鋌而走險放起瞭來錢快風險也大的高利貸;然而,此舉卻嚇跑瞭擔保公司的“靠山”銀行。“腹背受敵”之下,不少業者隻好逃離這個行當。 需求不小 擔保公司卻紮堆關門 6年前,當廈門擔保協會剛剛成立時,廈門擔保公司數量隻有22傢,3年後即猛增至74傢,增幅高達200%多。然而,在今年廈門擔保協會換屆時,這個數字已銳減至41傢。 “事實上,廈門擔保公司出現大面積關門現象,並非市場需求萎縮,相反,廈門有大批中小微企業需要資金支持,需要求助擔保公司。”一位擔保業人士告訴導報記者:在融資難的背景下,不少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由於可利用的擔保資源缺乏,無法通過抵押擔保的方式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融資,隻得找擔保公司幫忙融資。 據廈門市經發局統計,廈門全市近10萬戶中小微型企業中,小微企業約占72%。截至2012年6月底,廈門全轄區小微企業貸款授信戶數隻有7280戶,占比不足1/10,絕大多數小微企業由於缺乏抵押物,無法獲得銀行的信貸支持。 “擔保公司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擔保行業“混跡”多年的黃先生告訴導報記者,比如一傢企業需要向銀行貸款,但能提供的抵押物又在漳州、泉州這樣的異地,銀行不認可,但擔保公司卻能為之提供融資擔保;還有比如100萬元的房子,抵押給銀行隻能貸六七成,通過擔保公司則可以貸到九成左右,有的甚至可達到150%。 “給中小企做擔保,擔保公司從中賺取費用,隻要企業不倒閉,抵押物沒什麼問題就沒事。”黃先生說,擔保這個行當是有風險,但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鋌而走險 為厚利“愛上”高利貸 既然市場需求大,廈門擔保業為何還會出現大面積關門?這在黃先生看來,主要的原因還是擔保公司“不務正業”。 一般而言,擔保公司的業務就是放一筆錢在銀行,銀行再按一個放大比例給擔保公司授信,擔保公司再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但由於銀行授信的門檻和成本較高,不少覺的“來錢慢”的擔保公司為瞭賺大錢,向社會吸收資金,再以高利貸的形式放給資金需求者。 “本來擔保才是主業,但現在廈門很多民營擔保公司卻是邊吸儲邊放貸,從上傢手裡以1.5分甚至2分的利息吸進來資金,再以3分甚至5分-6分的利息放出去。”檳榔一擔保公司的人士透露,擔保公司吸儲後,一方面資金周轉能力迅速膨脹,利潤豐厚;但在另一方面,一旦出現壞賬,引發的風險也會成幾十倍地放大。 去年6月,廈門融典擔保就曾陷入數十億元的高利貸債務漩渦,一度引發廈門擔保業危機。 這種情況並非廈門特有,據報道,在福建武平,眾多擔保公司違法向企業放“高利貸”,導致許多人傾傢蕩產;而在擔保行業發展最快的溫州,隻有1/4的擔保公司從事正規擔保業務,其它多與高利貸“有染”,儼然成瞭民間高利貸的代名詞。 自尋死路 “不務正業”嚇跑銀行 “愛上”來錢快風險也大的高利貸,擔保公司此舉也引發瞭銀行的普遍反感。 “我說擔保公司不好做,就是這個原因,現在的銀行已經不喜歡與擔保公司合作業務瞭。”黃先生說,擔保公司本來就普遍存在著股東多、股權關系復雜等問題,加上近兩年廈門不斷曝出的高利貸醜聞,使得銀行與擔保公司合作“事故率”增加,銀行當然能躲多遠就躲多遠瞭。 “銀行就是這樣,你有錢它就找著和你合作,一旦發現風聲不對,或者你手頭不寬裕瞭,就立刻與你劃清界限。”湖裡一傢擔保公司的錢先生透露,尤其是去年融典事件發生後,銀行變得“敏感”和“謹慎”起來,開始不喜歡與擔保公司合作,尤其是一些民營的小型擔保公司,銀行幾乎就和它們斷絕瞭來往。 廈門一銀行業人士坦言,去年廈門三傢擔保公司牽出資金黑洞後,銀行成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當然會更加小心。 “腹背受敵,讓不少擔保公司隻能逃離擔保行業。”知情人士透露,僅今年10月份,就有福建中蘭德、廈門金泓宇、福建省泉祥、廈門中鑫、福建建銀、廈門瞡源等6傢融資擔保公司,向廈門經發局申請退出融資性擔保行業,最終獲批。 |
2013年7月18日星期四
廈門擔保業“自尋死路” 為厚利“愛上”高利貸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