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7日星期二

揭穿當鋪經常遇到的4招騙術

揭穿當鋪經常遇到的4招騙術

揭穿當鋪經常遇到的4招騙術


???????? 前不久,143根做工精美的假金項鏈,令本市9傢典當行受騙上當,損失4.5萬元。

  典當行究竟有哪些風險?本報記者近日專訪上海典當行業協會會長吳賢達。吳賢達說:“其實,典當一直都存在高風險,騙子花招百出,我們必須時刻保持‘火眼金睛’。”根據十多年從業經驗,他總結瞭在當鋪裡經常遇見的4招騙術。

  騙術1? 以假亂真

  【經典案例】 “瘋狂的石頭”

  一名中年男子到典當行當鉆戒,鉆石重6克拉。在市面上,價值一般超過百萬元。他出示身份證和帶鋼印的珠寶鑒定書,典當行再用專業測試鉆石的熱導儀檢驗,沒有破綻。

  他希望典當20萬元,典當行把價格壓低到15萬元,他二話沒說,立刻讓步。

  問他是在哪裡、花多少錢買的?他對答如流,但語速較慢,顯得十分慎重。

  再問他是怎麼來的?他回答說是坐出租車來的。

  到瞭專業檢測中心,這顆“瘋狂的石頭”露出瞭馬腳——學名:人工合成碳矽石,俗稱莫桑石,硬度和鉆石相當,是仿冒鉆石最逼真的一種石頭,價值不足真鉆的十分之一。

  這名男子最終因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處罰金30萬元。

  【老法師點評】 是真金總會發光,是假石頭總會露餡

  急著要現金,但遇到典當行壓價,又步步妥協;鉆石名貴罕見,底托卻簡單、粗糙,與鉆石不協調;交談中的語速、表達十分謹慎,故意裝作小心謹慎的模樣;拿著價值超過百萬元的鉆戒,坐出租車未免有些草率,與身份不符。

  騙術2? 偷偷銷贓

  【經典案例】 撿來的名表

  一塊正宗的世界名表,從每個細節、任何角度看,都是真品,市場價3萬多元。

  手表的主人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這天他來到典當行當表,要價不高,“名牌手表,怎麼也值3000元吧。”他說,表是朋友送的,當時有發票,但自己沒註意看,所以不清楚實際價格。

  典當行工作人員頓時生疑,問瞭幾個問題後,回過頭來再問表的來源,他又改口說是撿的。最後,見情況不妙,他扔下手表,撒腿就跑。到公安機關一查,果然是贓物。

  【老法師點評】 看到真品也要當心,一不留神收進贓物,賠瞭夫人又折兵

  這個騙子疑點較多:如果真收下朋友3萬元厚禮,卻不看發票價格,有悖常理;他的心理價位明顯偏低,3萬元的表,隻要3000元;先說送的,又改成撿來的,顯然前後矛盾。

  犯罪分子對贓物的性能、價格、使用方法等常常不瞭解,隻要多提問、多觀察、多分析,必有破綻。

  典當行不能唯利是圖,抱僥幸心理,明知是贓物還收下。

  商務部和公安部聯合發佈的《典當管理辦法》規定:對明知是贓物而窩藏、銷毀、轉移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騙術3? “空麻袋背米”

  【經典案例】 租車去當鋪

  一個“稅務局女幹部”,9個月內典當12輛轎車,套現百萬元後豪賭揮霍一空。這些車,竟是從5傢汽車租賃公司租來的。

  每次典當,她都出示瞭身份證、車輛的各類證件以及“稅務局工作證”。她中途曾贖回幾輛車,但最後一次,一口氣當掉瞭8輛轎車,獲得近百萬元現金,隨後失蹤。

  典當行這才發現,車是租來的,“證件”是假的。

  【老法師點評】 典當行必須搞清楚當物來源,否則“一本萬利”的買賣,還可能重演

  交2萬元押金,租一輛車;再交300元,買全套偽造資料,包括車輛登記證、行駛證等;最後以10多萬元的價格當掉。如此一本萬利的買賣,的確很“誘人”。

  典當行受騙原因有三:

  ■ 不調查騙子的身份和車輛來源。既然是稅務幹部,為什麼要典當那麼多車?哪來那麼多高檔車?這些都是疑點;

  ■ 缺乏必要的查驗程序。她偽造瞭一大堆證件,居然每次都能通過,查驗程序的漏洞可想而知;

  ■ 沒有跟蹤監督。對如此“大客戶”應建立跟蹤服務制度,就能及早揭穿騙局。

  騙術4? 老婆也調包

  【經典案例】 假夫妻騙當

  丈夫急於調頭寸,想找典當行抵押房產,但房產是夫妻共有財產,妻子不同意。丈夫“靈機一動”,花錢雇瞭個“托兒”,冒充妻子,憑一套假身份證和結婚證,把房子當瞭。

  妻子得知後,把丈夫告上法庭。法院判決抵押合同無效,因為夫妻倆對房產共享所有權,丈夫未經妻子同意,即以對方名義與典當公司簽合同,事後也未取得妻子追認。

  【老法師點評】 在典當行,除瞭要分清真貨假貨,有時還必須認得出真假夫妻

  典當行稱,他們嚴格審查瞭“夫妻倆”的結婚證和身份證,才簽訂抵押合同。但事實上,這些暢通無阻的證件,都是偽造的。典當行明顯失職,少瞭筆生意,多瞭個教訓。

  在如今的典當業中,房地產業務占的比例越來越高,糾紛也越來越多。假夫妻、假產證、錯誤公證等欺詐行為,使房產交易無效的案例時有發生。

  多數情況下,法院站在原房屋產權人一邊,如果典當行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查不清證件,看不清人頭,結果隻能吃不瞭兜著走。

  【焦點關註】人才緊缺制約典當行業發展

  據商務部的統計數據,截至2006年底,全國有典當行2494傢,到今年6月,已增至2930傢。

  上海典當行業協會會長吳賢達不無憂慮地指出,人才緊缺是制約典當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他說,上海典當從業人員現有總量隻能滿足暫時需求,今後無論走連鎖經營、集約管理的道路,還是細分專業、開發新業務品種,都有些捉襟見肘。最缺的是銀行、證券、房產等方面專業人才。

  吳賢達分析,造成典當行業人才緊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典當業一度不受重視,懂行的人較少;典當人才的培養周期較長;典當業人員素質要求較高,不僅要廣泛涉獵多種知識,練就“火眼金睛”,正確估價,還要瞭解多方面政策法規。

  目前,典當行業已采取一系列措施緩解人才緊缺的壓力,比如到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高薪“挖人”;加強內部人員的職業培訓;與一些高校合作,開設珠寶鑒定課程或相關專業等。

  【焦點知識】什麼東西能典當?

  房產、股票、企業債券、大額存單、機動車、珠寶鉆石、電子產品、鐘表、照相機、批量物資等都可以典當。與解放前當鋪不同的是,現在的典當行一般不收舊衣服,活物一般也不能典當。

  付多少利息和綜合費?

  典當行按當金收取綜合費及當金利息。典當當金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銀行機構6個月期法定貸款利率及典當期限折算後執行。典當當金利息不得預扣。動產質押典當的月綜合費率不得超過當金的4.2%;房地產抵押典當的月綜合費率不得超過當金的2.7%;財產權利質押典當的月綜合費率不得超過當金的2.4%

  什麼是絕當?

  典當期滿後,當戶應在5天內贖當或續當,逾期不贖或不續,稱為絕當。

  絕當後,物品估價金額不足3萬元的,典當行可自行變賣或折價處理,損益自負;3萬元以上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有關規定處理,或由典當行委托拍賣行公開拍賣。拍賣收入在扣除拍賣費用及當金本息後,剩餘部分應退還當戶,不足部分向當戶追索。

?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