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9日星期日

今非昔比 有錢人成瞭典當行常客



今非昔比 有錢人成瞭典當行常客


















今非昔比 有錢人成瞭典當行常客




???? “拿著破棉襖或舊鍋等上典當行,是舊社會窮人難以度日的真實寫照,而上典當行也成瞭貧窮的代名詞。”浙江廣業典當行副總經理裘紅慶說,但今非昔比,可以這樣說,來典當行的大多是有錢人,甚至是富豪,來典當行其實是理財的需要。
?


  上當鋪不再是貧窮代名詞


  在浙江廣業典當行,有一輛奔馳車開到瞭典當行門口,典當行的有關專傢立即對車的價值進行瞭鑒定,並與車主上車管所進行瞭抵登記。典當行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輛奔馳二手車,開瞭幾年,但保養得還可以,評估價值至少值60萬,我們按規定以車價的50%,即30萬元付給當金,當期為一個月,車的典當月綜合費率是3%,即一個月9000元。


  記者瞭解到,這位車主是一傢企業的老板,最近因資金周轉不暢,員工的工資發放出現困難,而為瞭二三十萬元,到銀行去貸款“遠水解不瞭近渴”,且手續繁雜,於是想到瞭典當行,結果當天就能拿到現款,解瞭燃眉之急。車主說:“20天左右企業的‘應收款’就會到賬,到時會及時來贖車的。”


  上典當行的許多人平時就很“風光”的,典當的車也往往是名車,有的一年要來典當行幾次。“典當行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來典當的車,除瞭有奔馳處,還有寶馬、奧迪、豐田等等,車主大多兩個月內就會贖回車,沒有發生過“絕當”的事,主要是因為車主一般不會做這樣的傻事,將價值20萬的車,隻“賣”瞭10萬。


  “死錢”急著變“活錢”


  “不要以為富人就等於錢包鼓鼓,有的雖‘身價不菲’,但遇上急事,拿個幾萬元都會不知所措。”在典當行工作多年的老陳說,在典當行經常可以看到“富人”將傢中的“黃金珠寶”等細軟拿出來典當。


  張女士是辦企業的,不久前,一位搞服裝設計的朋友要與其合夥開一傢服裝店,張女士也挺有興趣,但店面裝修需要投入5萬元,雖然所辦企業的“傢當”少說也值幾百萬元,但錢全投在生產所需上,一時沒有餘錢來支付裝修款,而向朋友借錢既不好意思又欠情,於是想到瞭典當行。張女士將結婚時老公買的價值十幾萬元的大鉆戒放進瞭典當行。


  一些富人不僅將勞力士、歐米茄等名表拿出來當,有的也將收藏的名石、古玩、書畫等送進典當行。有位投資IT行業的老板,傢中的細軟價值達兩百萬元,一遇上急需時,就會根據所缺資金,拿著相應的細軟上當鋪,他深有感觸地說:“這一招很管用的,典當行將‘死細軟’變成瞭‘活錢’,同時又不會失去自己心愛的‘寶貝’。”記者采訪時瞭解到,有的人拿來的鉆戒名表不過當瞭一二萬元錢,甚至幾千元。但按典當行的話說,有時就缺這點錢,就會愁死人。


  典當行成民企“第二銀行”


  如今,典當行充當著“有錢人”的資金流轉站,他們充分利用典當行進行短期融資,將閑置物品或者固定資產換成活錢,加快資金周轉,或將錢投到回報率更高的項目上去。現在的典當已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不少人戲稱為“第二銀行”。由於要從典當行拿到錢,手頭必須有值錢的東西,本市一傢典當行的負責人介紹說,他們的客戶多是有錢的老板,其中以中小民營企業主居多,占瞭整個客戶隊伍的70%-80%。


  一位搞建材的經營者認為,對於做生意的人,要善於將已有的“資本”用活,拿做建材生意來說,如果前期經營情況不好,資金又壓在貨上,而眼下需更新品種,就會考慮將部分建材做典當,或把自己的車或房送進典當行,用“貸”出來的錢解決眼前問題,等資金周轉過來後,再把車或房子贖回來。


  為什麼一些企業主,想“貸”錢時,會選擇費用高得多的典當行,而不是銀行呢?大部分典當者表示:銀行貸款太慢,手續繁瑣,錢到手怎麼也得半個月,弄不好得一個月,一個月過去什麼都晚瞭。有些人還認為,向銀行貸款還需要復雜的人際公關,如請客吃飯等,成本不低,不如上典當行來得爽快。


  目前我國共有典當企業2052戶,分支機構81個,行業註冊資金總額170多億元,從業人員近18000人,2006年全行業年典當總額預計達800億元。


  自今年4月1日執行新《典當管理辦法》之後,商務部新批準瞭478傢典當行。其中浙江占據29傢,名列全國第一;而杭州有7傢。以平均註冊資金1500萬元計算,今年浙江有超過4億的民間資金湧入典當業。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111傢典當企業的典當總額達到74.7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幅度超過20%。杭州目前有22傢典當行,在全省上半年典當總額中,杭州占超過三分之一的份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