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0日星期三

藝術品典當打響“突圍戰”

藝術品典當打響“突圍戰”

藝術品典當打響“突圍戰”


真偽難鑒 價格難估 僅千分之五典當行涉足藝術品典當 

去年,中國藝術品拍賣進入億元時代,然而,在我國藝術品市場逐漸走向成熟的今天,除瞭拍賣這一主要融資渠道外,藝術品幾乎鮮有變現途徑。相對於拍賣的火熱,我國藝術品典當卻一直不溫不火。在全國近4000傢典當行中,能夠專業開展藝術品典當融資業務的典當行不到5%。,究竟是哪些問題成瞭藝術品典當業務的“攔路虎”?

拍賣季前後“調頭寸”

典當在我國是個傳統的行當,隨著經濟的發展,典當這個傳統行業裡也開始出現許多新面孔。如前兩年出現的股票典當、房產典當,到如今的奢侈品典當、藝術品典當,盡管在整體業務中占的比例比較小,但這種形式讓業內很受啟發。

每逢春秋大拍,典當行都會有不少收藏愛好者光顧。通過典當已有藏品獲取資金,到拍賣會競拍自己看中的藝術品,業內稱之為“調頭寸”。隨著民間收藏興起,不少中小企業主手中亦不乏藏品,在企業經營缺少資金時便可以用來活資源,節省短期融資成本。

華夏典當行是北京首傢開展藝術品典當業務的公司,公司企劃部工作人員熊智告訴記者,該公司從去年9月1日開展藝術品典當業務以來,生意一直比較穩定。他說,經常來典當的一般是兩種人:藏傢和私營企業主。他們都有固定的圈子,藏傢為瞭收藏另外的藏品,手頭資金不足時,就選擇典當行進行資金調劑;私營企業主則多為資金周轉前來。“去年秋拍結束,我們接待瞭幾十位拿著流拍藝術品來典當的客戶。”熊智說,根據經驗,每到拍賣季前後的時間,不少藏傢因為急需資金周轉,會把藝術品送到典當行詢價。

在藝術品典當業務推出之前,藝術品變現的主要渠道為拍賣行。眾所周知,凡是在拍賣行成功拍出的拍品,投資者除瞭交付一定比例的手續費(通常為10%,未拍出手續費為3%)外,還得支付17%的增值稅。而如果采取典當融資,除瞭交給典當行一定比例的息費率外不再支付其他費用。據瞭解,目前華夏和寶瑞通等典當行收取的息費率均為每月4.7%,如此計算,10萬元貸款每月息費為4700元。由此比較可知,在不另計其他費用的情況下,2.7萬元的拍賣費用相當於5.7個月的典當息費。因此,對於6個月以下的短期融資而言,藝術品典當的成本更低。 

考慮到藝術品市場起起落落,典當行對當金采取打折的辦法。“當金一般按照藝術品市場價格的5-6折發放。以一幅市場價在10萬元左右的畫為例,經評估鑒定後一般發放當金5萬-6萬元。和一般的民品典當不同,藝術品典當的金額一般都比較高。”熊智告訴記者。

評估難致藝術品典當供需失衡

除瞭那些流拍的藝術品,記者瞭解到,截止到目前,累計有近千餘人次到華夏典當行進行業務咨詢,由專傢“掌眼”的物品則已經超過4000件。然而,除瞭華夏、寶瑞通這些較大的典當行開展藝術品典當業務之外,其他的典當行基本不涉及此項業務。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一方面社會對藝術品典當的需求很大,另一方面,開展此項業務的典當行卻是鳳毛麟角。是什麼原因造成供需比例的失衡?

現在的古玩藝術品市場號稱有7000萬收藏大軍,這樣的規模對於典當行業來說具有足夠的誘惑力。熊智介紹說:“其實早在2001年,華夏典當行就曾經嘗試開展過藝術品典當融資業務。當時開這項業務時,北京的藝術品市場還不是很成熟,同時由於處於探索階段,整體業務模式和業務流程也沒有形成足夠完善的體系,所以從2003年到2009年9月之間,華夏典當行就暫停瞭藝術品典當的業務。”

但是華夏典當行一直沒有停止過對藝術品典當業務的探索。“在藝術品典當業務剛剛推出的時候,由於業界融資渠道的長期缺失,平安大街店經常會出現客戶排號辦理業務的現象,這也是我們決定擴大藝術品典當業務的原因之一。”熊智介紹說。“經過4個多月的實際操作,我們的業務模式已經較為成熟。”目前,華夏典當行集中專傢和客戶在每周二、周六開展藝術品典當業務,據他介紹,“藝術品典當一般當期是兩三個月。這個業務大概占我們整體業務的10%以內。現在由於很多客戶拿來的藝術品魚龍混雜,基本上能談成的比例達到10%就算不錯瞭。到目前為止,我們關於藝術品典當的最大一筆業務還不到百萬元”。

據瞭解,目前全國共有將近4000傢典當行,開展藝術品典當融資業務的典當行不到總數的5%。。大多數典當行都是以汽車、房產、財產權利等為主營業務,開展藝術品、黃鉑金、珠寶玉石等民品業務的典當行也不多。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藝術品鑒定和評估太難,是最主要的問題。首先,藝術品在鑒別真偽的問題上相比於黃鉑金、珠寶玉石等民品來說更為復雜。藝術品典當要求鑒定人員具有很高的專業知識,從初期的真偽鑒定到價格評判再到後期的保管,都存在著很高的技術要求。因為典當行本身並沒有鑒定專傢,基本都是外聘的業內人士,而這些專傢大多數都在其他地方任職,流動性也比較大,不能保證及時參與典當業務。其次,藝術品的市場價格難以確定,缺乏一個統一的價格評估標準。而且藝術品門類繁多,包括古代陶瓷器、玉石器、銅鐵器、書畫、古玩等眾多品種,不同的門類在價格評估上都有各自的評定體系。第三,由於以上兩個難點的存在,典當行在開展藝術品典當的時候,風險也十分高。比如說他們說每天能收到的藝術品非常多,但是其中真的、好的東西不到10%,而真正值得典當的不足1%,風險太大,畢竟典當行要對貸出的資金負責。

典當行與拍賣公司嘗試強強合作

對於中國內地藝術品市場來說,金融支持與藝術品投資尚未良好結合,存在著藝術品投資需求強卻沒有合適融資渠道的現象,而一個成熟的藝術品市場,金融的支撐必不可少;而對典當行來說,隨著融資方式不斷發展和市場的不斷變化,嘗試開辟新的業務品種對於典當行的發展非常重要。

不可否認,當前的藝術品市場存在著諸多不規范,需要金融行業的協作。沒有金融行業的參與,藝術品市場就不是一個健康的市場。市場在自我發展的同時,顯露出來的商機正等著金融資本適時進入。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榮寶拍賣也將在今年組建完成其自己的典當行,榮寶拍賣總經理劉尚勇闡述瞭設立典當行的初衷:“將來榮寶上市成功,一定會融很多社會資金。這麼多錢如果投入藝術市場怎樣保證它的安全性?在我的設想中,首先需要成立一個藝術品典當行。買傢有時手頭緊張,卻碰到一件可能百年不遇的‘寶貝’,有瞭典當行,他就可以將一些藏品典當套現,將那件‘寶貝’買回,之後再周轉資金贖回舊藏。而為瞭保證典當行的利益,同時還要有擔保公司,擔保典當藏品的真偽以及價值空間。此外,一件藏品如果反復典當多次,每次都要擔保公司出具相應的證明和評估,就顯得頗為麻煩。於是藝術品保管公司就可以應運而生。而典當之後,一旦賣傢沒有在規定時間內贖回,則藏品所屬權歸於典當行,典當行為瞭變現,就要交與相應的拍賣公司。”劉尚勇說,在整個鏈條中,拍賣行應該屬於最後一個環節,“就好像一座橋的最後一個石礅,前面的幾個都沒有搭建完成,怎麼能從橋的這端直接跨到那端呢”。

當眾多業內人士還在熱議典當行與拍賣公司之間的合作關系時,北京通銀典當有限公司與北京歌德拍賣有限公司成為瞭第一個吃螃蟹者。雙方合作協議中規定:凡經北京歌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之拍品,無論成交與否,經通銀典當行再評估,可由通銀典當行提供拍品質押貸款服務。在北京歌德拍賣公司拍品征集過程中,凡已征集之作品亦可由通銀典當行提供拍品質押貸款服務。

歌德拍賣總顧問劉新惠表示,在估價環節,歌德之前針對上拍拍品所給出的估價或成交價都隻能是參考值,再評估小組會根據典當人前來典當時候的市場行情和藝術品的實際品質、歷史記錄以及品相等給予二次評估,並與客戶協商後給出最終估值。

北京通銀典當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福胤也指出,這裡的二次估值往往會是排除藝術品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後的一個市場底價。同其他典當業務一樣,藝術品典當也有自己的典當折率,這裡他們設定為30%至50%。也就是說100萬元的藝術品,可以貸到30萬至50萬元。他表示:“這是針對藝術品的一個特殊折扣率,與房產等不動產抵押略有不同。”而對於藝術品典當的費率,陳福胤表示,目前暫與民品抵押一樣,按月結算,費率為3.2%;典當期限最長為6個月。

典當協會副秘書長郝鳳琴則對雙方的合作寄予厚望:“由於專業人才的短缺,典當行在‘動產業務’拓展上很有限。拍賣與典當行的合作早有先例,但以藝術品為主的拍賣機構與典當行的合作此次尚屬首例。希望雙方的合作也可以進一步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建設。 ”

藝術界專業人士指出,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典當行與拍賣公司的這種合作還處在觀望、探索的階段。畢竟,典當行不像銀行等金融機構那樣有強大的資金支持,而且其預見風險的能力相對較低。而銀行這樣的金融機構之所以不大願意做藝術品抵押貸款業務,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無法辨別真假。由此可見,真偽難辨、價值評估不準,以及對市場前景的預見性較低、缺乏專業資質機構進行評估都是制約當今藝術品典當業務發展的因素,與拍賣公司的合作,也尚需時日見證效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