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星期三

收藏和田玉兩大忌:產品當藏品 不管題材隻求大



收藏和田玉兩大忌:產品當藏品 不管題材隻求大


















收藏和田玉兩大忌:產品當藏品 不管題材隻求大




?“剛開始收藏和田玉不要隨意買進,一定要選好題材定位,題材越小越好,並根據掌握的知識進行收藏。”在近日舉行的和田玉展覽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馬進貴對新手們“循循善誘”。他認為,新手收藏通常好大喜功,除瞭誤買產品為藏品外,還隻挑大的買,並不管任何題材造型,是收藏和田玉的大忌。


  料佳工精方可傳世


  和田玉的價值上漲讓許多收藏愛好者投身而入。有數據顯示,10年前,1公斤白玉山料為80120元,目前為60008000元;10年前1公斤一級籽料為1000元,目前為60000元~80000元;而加工成本也翻瞭30多倍,10年前一個五級玉雕工月工資80元,目前為3000元。原料和工價的上漲令和田玉價以倍翻。


  馬大師認為,“料佳工精方可傳世”,而許多剛入門的收藏者並不能領悟這個意思。首先,他們分不清產品與作品,常常會因為價低件大而盲目買進。產品是大量、重復生產的商品,材料普通、工藝簡單、表現手法粗劣、非名傢制作,收藏價值不大。而作品通常“師出有門”,名傢又不會選擇劣質材料,藝術表現能力強、工藝精巧,才有收藏鑒賞的價值。


  選好題材才可動手買


  其次,初入門者容易犯“見好就買”的毛病,而不管題材好壞。馬大師認為,和田玉的題材很廣泛,入門者要選好目標,做專一的收藏,而且最好緊貼自己熟悉的領域、掌握的知識,如收藏愛好者對人物造型有瞭解研究,可以選擇人物題材,而人物題材中還包括如仕女、佛像、老者、嬰童等,收藏者又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選擇,題材越小越好。否則就不利於集中地收藏和研究,不利於收藏者提高收藏層次。


  從整個市場情況看,大件的和田玉作品比小玩件升值潛力大。因此,很多初入門者都急於從大件入手。但馬大師告誡“生手”,和田玉的收藏要循序漸進,不要以為能一夜暴富。在未瞭解透徹前,還是從小件開始收藏,直到自己把玩研究明白瞭,有能力瞭,再購買大件品,以避免風險。不過他強調,即使是小件作品也要求精,這是收藏和田玉的要旨。


  鑒定高招


  火眼金睛辨認真假和田玉


  “和田玉令初藏玉的新手喜歡,除瞭其質美、工藝難度大、原料貴重並有保值功能外,還因為造假較難、有科學鑒定根據”,馬大師認為,和田玉收藏需要“三定”,即真假鑒定、藝術鑒定、價值評定。


  市場上存在一些和田玉的贗品,一般替代品有石英巖、大理石,造假材料為高纖玻璃,高仿極少,通常都有一套鑒定方法。


  第一招是用小刀刮。


  和田玉硬度大,小刀無法傷它分毫;而大理巖和高纖玻璃硬度不夠,小刀刮得動;石英巖硬度也大,小刀也可能刮不動。


  第二招看比重。


  大理巖、石英巖與和田玉的比重比較接近,而高纖玻璃比重輕,手上一掂就瞭然。


  第三招看透明度。


  好的和田玉雖然純粹幹凈,但透明度不大;而其他3種對著光線看較“透”。


  第四招看表面。


  大理巖顏色幹白無光澤不柔和;石英巖但泛玻璃光澤,有“賊亮”感,石料“發悶”,無和田玉的油質光澤,邊緣還有小星體,帶小亮光;高纖玻璃紋路深淺不一,內部可能還有氣泡或玻璃的流動感。


  好的和田玉不過2%5%


  另外,市場上部分“老手”經常將其他玉料當和田玉賣給新手們,通常使用俄羅斯白玉、青海玉充和田白玉。


  不過,這也並非“無懈可擊”。一般俄羅斯白玉顏色偏灰,玉質也不夠潤;青海玉密度不夠,較為透明,而且雜質較多。


不過,馬大師還是客觀地告訴新手們,不是所有和田玉都是好玉,和田玉中的好玉也不過2%5%,所以作為和田玉的收藏者,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最為重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