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7日星期三

福建永安、閩清林權抵押貸款調查



福建永安、閩清林權抵押貸款調查


















福建永安、閩清林權抵押貸款調查




福建是全國集體林權改革試點四省份之一。2003年開始的試點改革,主要內容是“均山到戶、山有其主、林有其主”,明確林農擁有所持《林權證》對應山地和林地、林企擁有所有林木資源的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和處置權。永安市(縣級市)、閩清縣均為福建省試點地。林權抵押貸款的核心是允許林農以《林權證》、林企擁有所有林木資源作抵押,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同時,通過進一步建設完善林權流轉市場,為金融機構所持抵押物提供變現通道。

  一、永安情況

  林業為永安三大產業之一,集體林權改革開始於20036月份。目前,約有6.3萬林戶(永安除兩個村沒有林業外,其餘都以林業為生)。截至2006年末,共完成集體林改面積198.41萬畝,99%的集體林改面積已完成登記和所有權證發放。

  永安林業投融資體制改革開始於20047月,當時被列入國傢開發銀行構建林業投融資體制改革全國試點。20068月,被列入福建省林業廳、財政廳和農信社林業小額貼息貸款7個試點縣之一。目前主要有以下貸款模式:

  ()國傢開發銀行的貸款。有兩種模式,一是批發式資金模式,二是直接貸款模式。

  批發式資金模式是指國傢開發銀行與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以下簡稱國投公司)簽訂貸款協議,向國投公司發放批發式貸款(國開行稱為開發性貸款)。國投公司與當地農信社簽訂委托貸款協議,委托當地農信社向林業中小企業和林農(國投公司成立貸款委員會,審定借款人資格)發放貸款。農信社與借款人簽訂貸款合同,發放貸款。借款人將貸款本金和利息按期還給農信社,農信社返給國投公司,國投再將本息還給國開行。利率(這裡指借款人承擔的貸款成本)為基準利率,貸款期限最長可達7年。這種貸款主要是政府通過自己的擔保,解決林農和中小林企貸款難的問題。自2004年開始以來,至20073月,這種貸款餘額為5366萬元,其中,支持9戶中小林企,貸款餘額為1185萬元;支持270戶農戶,貸款餘額為4181萬元。

  直接貸款模式主要是針對林業龍頭企業的。由國開行自主選擇項目,自主審貸,自主發放貸款。貸款主要采取以企業所有林場產權、控股股權或其他權益作抵押的擔保貸款。國開行對沒有開分支機構的地方的林企進行貸款時,委托當地金融機構進行專款專戶管理。目前主要支持永安兩傢企業,一是永安林業,二是青山紙業。利率為基準利率,期限最長為20年,基本上在15年以下。

  ()商業性貸款模式。一是“林權證”抵押貸款。林農以《林權證》為抵押,向金融機構申請抵押貸款。金融機構確定貸款額有兩種方式:1、根據林木資產評估中心出具的評估書,按評估價值的若幹百比提供貸款。2、根據林地數量,通過計算林地前期投入,確定貸款數量。期限一般為短期,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浮40%~50%

  二是小額信用貸款。具體操作方法是:以村為單位成立農戶信用等級評定小組,對農戶進行信用評級,確定其最高貸款額度,核發農戶小額授信貸款證。農戶要向林權登記中心登記其林權。農戶憑貸款證和身份證向農村信用社申請貸款。此類貸款免評估,免擔保;貸款額最高不超過2萬元,一般為1萬元以下;貸款期限原則上為1年,最長不超過3年;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浮40%~50%

  三是小額聯保貸款。有借款需求的3~5戶林農自願組成聯保小組,簽署聯保協議。借款時,聯保小組成員分別填寫借款申請表,並向林權登記中心登記其林權。此類貸款免評估,免擔保;每組貸款額最高為10萬元;貸款期限原則上為1年,最長不超過3年;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浮40%~50%

  ()小額貼息貸款。20068月,福建省林業廳拿出210萬元,在7個試點縣開展小額貼息貸款,每縣30萬元,貼息率為3%(月率)。永安為支持更多的林戶發展林業生產,實際操作中將貼息率定為3%(年率)。目前這一模式遇到的最大障礙一是可持續性差,二是不能保證貸款全部用於林業生產。

  截至200612月末,金融機構累計發放林權證抵押貸款450萬元,貸款餘額350萬元,涉及森林面積3.25萬畝;累計發放林業資源擔保貸款3.91億元,貸款餘額3.8億元,涉及森林面積129萬畝;累計發放林戶聯保等其他方式貸款6880萬元,貸款餘額3450萬元,涉及森林面積15萬畝;永安市11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都開展瞭林業小額貼息貸款業務,累計發放林業小額貼息貸款1068萬元,貸款餘額798萬元,受惠農戶412戶,森林抵押面積2.4萬畝。

  目前,參與林權抵押貸款的金融機構由最初的農村信用社、國傢開發銀行擴大到興業銀行和農業銀行。

  二、閩清情況

  閩清的支柱產業是陶瓷業,林業並不是其支柱產業。閩清林權改革開始於2004年。其林權抵押貸款業務發展較慢。在20067月份以前,金融機構(包括農村信用社)沒有涉林貸款。20068月,閩清被納入福建省林業小額貼息貸款試點范圍,閩清農村信用社會同相關部門制定瞭實施細則,發放林業小額貼息貸款。除瞭省林業廳給的30萬元外,市財政又提供財政支持20萬元,閩清目前的年貼息率為6%,高於其他縣的貼息率。截至20073月末,農信社共發放小額貼息貸款70萬元,支持林戶69戶,抵押森林面積5012(聯戶二本,面積533)。據縣林業局介紹,由於閩清林權證多為聯戶權證,造成權證用於抵押貸款的難度較大。目前,他們正在逐步進一步完善實施細則,允許聯戶中單個農戶根據在聯戶中的林權申請貸款。

  閩清小額貼息貸款的亮點在於市財政的貼息資金來源,是通過對當地陶瓷行業和水電行業征費轉移補貼給林業的,是對行業外部性征費的有益探索。

 ? 三、兩地林權貸款差異較大原因

  根本的原因在於兩地林權到單戶的明晰程度不一樣。這又是兩地林業的特點所決定的。永安為大林業概念,人均林地10畝以上。這樣,以單個傢庭3口人計算,則每戶有30畝林地。這個規模達到林業育林、看護、采伐的規模經濟要求。另外,永安林業以竹業為主,與其他林木相比,竹林(屬於經濟林,類似果樹)既可以生產出農產品,產生收益,也可以等成材後,給林戶帶來現金流。這為林戶還本付息提供瞭保障。

  而閩清屬於小林業概念,人均林地僅有3畝。從經濟角度來看,分林到戶不可能實現規模經濟。為此,閩清在林權改革過程中,林權是以聯戶為主,即一片林地屬於若幹戶共有。這樣,若以林權證進行抵押貸款,內部談判成本較高。此外,閩清的林地以用材林(即主要用於建材等)為主,林木生長周期較長,不利於金融機構防范信貸風險。

  四、信貸與保險合作不理想

  盡管相關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積極推動信貸與保險合作,但其合作情況並不理想。主要原因:一是保險費率太高。若一畝林地每月的保險費為2元,30畝每月就是60元,一年就是720元,這樣費率林戶完全可以雇親戚來看護林。二是林權到戶後,林業屬於“三分造,七分管”的行業,林戶護林的積極性高漲,林木受險的概率減少,降低瞭林農投保的積極性。三是林木不同生長周期,抗火災的能力也不一樣。幼林風險抗險能力小,成林抗險能力高。而且現在國傢對采伐控制得較嚴,若成林受災,則會獲取砍伐指標。

  五、當前存在問題

  主要矛盾集中在林權流轉市場後續建設和森林資源評估方面。

  ()森林資源管理方面的問題

  一是林權流轉市場建設尚不完善。200410月,永安林業要素市場正式成立,是全國第一傢,也是目前唯一一傢林業要素市場,實現瞭林權登記、抵押、評估、交易一體化,為金融機構處置抵押林權提供瞭通道。但是,這一市場為地方性,市場規模小,若借款人發生信用風險,金融機構變現抵押林木的成本較高,且變現速度較慢(受砍伐指標、木材需求等因素影響),不能有效地降低金融機構信貸風險。若能建立林木收儲中心,回收金融機構所持有的抵押林木,會有效地降低金融機構信貸風險。但建立收儲中心,需要大量資金和林業多方面專業人士。

  二是林權評估方面的問題。林業部門雖然承擔瞭林權評估方面的工作,但是評估中心隸屬於林業部門,不為獨立的第三方,其公正性取決於林業部門的公正性。另外,全國缺乏統一的評估標準,也沒有專業評估師,造成評估隨意性較大。

  ()貸款方面的問題

  一是貸款期限額度與林業生產周期對資金的需求量不一致。除瞭國開行的委托貸款期限可達7(除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直貸外),其他的貸款期限大部分都為1年期,而林木的生長周期都較長,一般成材要7年。此外,林木在育林期對資金的需求較高、經濟價值較低,成長期和成熟期對資金的需求較低、經濟價值較高,而林權抵押貸款是根據林木的經濟價值的若幹百分比發放貸款的,這與林戶對資金的需求不一致。

  二是還未能完全解決林戶貸款難的問題。主要原因是林業為專業性很強的行業,林業價值評估是金融部門提供貸款額的最重要前提條件,而金融部門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同時,社會上又缺乏獨立且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評估機構。

  ()保險方面的問題

  保險公司開展對林戶保險的保費過高。原因是為林戶辦保成本較高,使得利潤點較低。

  六、建議

  一是深入研究和積極探索建設高效的林權流轉市場。林業有自己的產業特點,專業性很強。實現林權的流動有多種方式,如林地的流轉,林木的流動等,林地和林木一起流轉等。應展開林權流動多方面的探索,以點帶面,根據林權改革推進情況,促進全國統一的林權流轉市場的建設。

  二是金融機構應轉變經營觀念。當前,林權抵押貸款的風險防范機制設計得都很好,有效地降低瞭金融機構風險,目前,還沒有出現呆壞賬。但呆壞賬為零並不是企業最佳經營點,金融機構應合理承擔風險,擴大盈利空間,加大投放涉林貸款,滿足農戶貸款需要。

  三是開展林業政策性保險業務。林業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即使有小部分林戶的林業出現風險,都會給社會造成較大的損失。因此,除瞭引導大的林企和林戶主動參與保險外,還應對小的林戶開展政策性保險。通過政策性保險和信貸業務的有效結合,擴大信貸對林戶和中小林企的覆蓋范圍。

  四是積極探索開展生態林融資業務。生態林目前主要是由國傢財政負擔。若能探索開展這一方面業務,可以為我國區域性的生態補償提供寶貴經驗。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