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星期一

西安信托套現中航三鑫禁售期股權

西安信托套現中航三鑫禁售期股權

西安信托套現中航三鑫禁售期股權


   

近日,西安國際信托有限公司通過信托方式,將手中擁有的中航三鑫1年禁售期的部分股權間接套現,而這一套現行為距其參與中航三鑫增發尚不足3個月。

有市場人士認為,西安信托之所以這麼急著套現,是想“活用”所有能用的資金來為公司謀發展。

昨日記者致電西安信托求證,但對方總機話務員以“公司隻跟某一傢媒體聯系”為由,拒絕接受記者的采訪。

間接套現“活用”沉淀資金

北京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近日在推介一款名為“中航三鑫股份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產品。該信托計劃資金將用於受讓西安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參與中航三鑫定向增發獲配的400萬股中航三鑫股票(2010520日中航三鑫除權後標的股份數量相應變為600萬股)的股份收益權,轉讓總價款為5954萬元,相當於每股9.9元,比西安信托持股成本9.7/股約高2%。標的股票限售期限為1年,自2010421日起至2011421日止。

國際信托推介公告顯示,該信托計劃的信托規模為5954萬元(其中優先級信托規模為4252萬元),預計期限為2年,預期收益為標的股份限售解禁後通過標的股份賣出變現等收入。而西安信托將以所持中航三鑫600萬股為股份收益權的實現提供質押擔保。該信托計劃采用結構化設計,劃分為優先級受益權、次級受益權兩類(其中次級受益權定向認購,資金規模為1702萬元),按優先級受益人認購金額和預期年固定收益率的不同,其中認購資金在300萬元以上,預期年固定收益率為9%

中航三鑫的增發預案於去年4月發佈,今年420日披露增發股份配售結果,其發行對象為6傢,西安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為其中一傢。該信托公司以14.60/股認購瞭1000萬股,共計耗資1.46億元,該批認購股份鎖定期為12個月。由於中航三鑫於今年520日實施瞭1051元的分紅方案,所以西安信托目前所持有的600萬股中航三鑫的成本價約為9.7/股。

有業內人士表示,通過信托方式將限售股中沉淀的資金再度“活用”這一方式並不鮮見,企業發展難免有捉襟見肘的時候,這樣做就可以使資金放大使用倍數,或者即使企業不差錢,“多”出一筆資金使用,誰不樂意呢。

迅猛發展的“小公司”

西安信托2008年就提出目標——2010年達到上市標準。在這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西安信托隻是間偏安西北一偶的小公司。

西安信托成立於1986年。199912月公司增資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更名為“西安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2008年初經中國銀監會批準,換領瞭新的金融許可證,從而成為西北首個獲得新牌照的信托公司。也就是在這一年,西安信托對外宣稱,“雖然沒有明確上市計劃,但2010年要達到上市標準。” 公司提出:換發新證後的西安信托用35年時間使公司整體競爭力躋身全國信托業前列,並於2010年達到500億,且盈利水平超過1億。

但截至2008年底,其3.6億元的凈資產規模,仍徘徊在信托業的最後幾位。

西安信托意識到,3.6億的註冊資本是無法讓公司擁有和銀行及券商等大客戶的對接能力的。於是,2009年初開始計劃增資擴股,並於當年年底完成瞭這一工作。

也就是在這一年,西安信托資產猛增,並且一年之內增長瞭6倍,目前,其旗下管理資金已超過400億元。據其09年年報顯示,2009年西安信托實現凈利潤5204萬元,同比增長35%。截至2009年底,西安信托資產規模大幅增長為5.9億元,2008年其資產規模為3.7億元。在西安信托收入結構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高達57.52%,其中信托手續費收入占比為56.66%,在2009年的行業排名中,西安信托已升至30位左右,處行業中遊水平。

據其官網資料,西安信托有六傢股東:西安市財政局、上海證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淳大投資有限公司、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投資服務中心、西安電視臺等,在各股東按比例共同出資1.5億元現金後,西安信托的註冊資本金已由3.6億元增加至5.1億元,跳過瞭銀監會的“五億元門檻”,並且其總經理高成程今年也表示,“西安市政府相關領導已經表態,鼓勵我們進行股改以及上市。”

雖然有人認為,穩紮穩打的公司會走得更遠,快速發展的公司後勁不一定足,並且,即使是進步顯著,現在談上市也還言之過早,但不管如何,西安信托向它的上市目標靠得更近瞭。

 

推薦閱讀:

小議絕當處理的誤區來源:中國典當聯盟網2010-07-22

典當行的生存環境與典當人之社會責任來源:中國典當聯盟網..2010-07-22

典當公司是否可利用再就業稅收優惠進行籌劃來源:典當縱橫2010-07-22

淺析夫妻共同財產的執行來源:北京市大興區人..2010-07-22

談談對被執行人的房屋在建工程的執行來源:中國法院網  ..2010-07-22

論在建工程典當流程及評估方法來源:(原創)於暉 ..2010-07-22

物權立法應當設立取得時效制度來源:《判解研究》2..2010-07-22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