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職工非法集資2500萬後自殺 稱監管失職 |
今年2月13日,通州區永順南路一居民樓內,51歲的孔慶敏在傢服毒自殺。孔慶敏退休前在農行宋莊分理處工作,是名普通職員。隨後幾天,數十人持借據到農行討債。 記者調查得知,從2010年起,孔慶敏謊稱銀行搞活動,吸收儲戶大量現金,她宣稱最低年息能達到10%。案發後,傢人表示,傢中積蓄被孔慶敏拿去,用途不明。 警方近日向出借人表示,這起非法集資案涉案總額超過2500萬元,受害者多達53人。歷時半年多的調查後,警方追回70多萬贓款。剩下的資金去向及作案動機成謎。 誘惑 高息借款合同上蓋著公章 吳永新記錄瞭存款的次數,一共13筆。最多的一次為23萬餘元,年息也從最初的10%,逐漸漲到15%和20%。他覺得孔慶敏是農行的人,說出的話不會有假。 9月5日上午,82歲的吳永新從通州宋莊小楊各莊村來到農行宋莊分理處,數十名儲戶和他站在一起,拉開條幅要求“還我血汗錢”。自2010年以來,農行女員工孔慶敏以銀行搞活動為名,分別向他們高息借貸數萬到百萬不等,但她於今年2月13日自殺,借款全無下落。 孔慶敏在農行工作十多年,她胸前佩戴“315”工號牌,有時在前臺當引導,有時坐櫃臺辦業務。 “嘴很甜,瞅誰都這麼熱乎。”吳永新說,孔還認自己為幹爹。他記得,孔第一次借錢是在2010年初。有一天,吳永新要去工行取錢,因為鎮上沒有工行,所以他先到農行找孔慶敏問路,孔極為熱情,帶著他坐4路公交上通州城區取款。這筆取款有21萬元。不久後,孔突然找到他傢,勸他存這筆錢。 “她說銀行搞活動,利息高,10%。”吳永新說,孔嘴上沒說是借,就說是存銀行,他覺得孔是農行的人,說出的話不會有假,且孔帶來的借款擔保合同上還蓋著公章,便把錢交給瞭孔慶敏。 在一張舊得發黃的紙上,老人記錄瞭存款的次數,一共13筆。最多的一次為23萬餘元,年息也從最初的10%,逐漸漲到15%和20%。 第13筆,發生在2011年11月22日——也就是在這天,孔慶敏寫下一張有錯別字的“認爹”字條:“孔慶敏自願任(認)吳永新為父親,養譽(育)吳永新老人一生。”清點這本賬,將之前本金利息合計,孔慶敏一共借走74.78萬。 吳永新說,這本賬之外,也就是2011年11月22日之後,另有一筆13萬和一筆6萬借款,合計93.78萬元的本金。“這些錢都是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點一點攢出來的。”老人說。 殺熟 混熟後反復勸說不惜登門 多名出借人說,去農行辦業務時,一旦孔慶敏在櫃臺或前臺發現他們有大宗現金要交易,就會進行勸存。如果當面勸不瞭,晚上會登門“服務”。 與吳永新相似,許多人聽信“銀行搞活動,利息高,存我這兒合適”的話,把錢“存”在瞭孔慶敏處。 多名出借人說,去農行辦業務時,一旦孔慶敏在櫃臺或前臺發現他們有大宗現金要交易,就會進行勸存。如果當面勸不瞭,晚上會登門“服務”。 錢借到手後,孔慶敏交給出借人一張借款擔保合同。合同很簡單,多數合同是復印紙張,合同上的農行宋莊分理處的業務公章,多數呈黑色而非紅色。 根據記者掌握的資料,孔慶敏借貸時間均在2010年之後,每次借期為3個月或整年。出借人主要為中老年村民、鎮上居民和農行儲戶,借款數額從數萬元起,最多的達390萬。 80多歲的出借人郭振江總結,孔慶敏借錢的方式就是“殺熟”。 郭振江住宋莊鎮邢各莊村。由於孔慶敏在農行工作,與其子開的建築公司有業務往來,兩人頗熟。孔每次見到他,“什麼好聽說什麼,見面就喊老爹老爸”。2011年4月26日,郭振江出借8萬元。事後,孔把借據送上門,年息是15%。如無意外,今年4月26日,這筆錢到期該還。但就在2月13日凌晨5點多,通州城區永順南路190號某號樓,傢屬發現孔慶敏死在傢中。警方隨後介入。 郭振江是在2月15日得知消息的。2月14日,郭振江打孔慶敏電話,兩個手機都關機。第二天一早再打依然關機。郭上門找人,敲門沒人應,到銀行一打聽,才知道發生意外。 隱秘 職工連作案農行全然不知 農行宋莊分理處主任表示,直到債主找到銀行,同事們才知道此事。“利息這麼高,假如當中有任何一個人拿著單子,到銀行問一下,這件事早就結瞭。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麼信任她。” 在宋莊,孔慶敏的死訊傳開後,引起轟動。隨後幾天,出借人紛紛拿著借據找上她傢。運氣好的,能碰上她的傢人,但對方一問三不知。 當出借人找到農行宋莊分理處時,相關負責人卻表示,銀行從沒搞過超出正常經營范圍的高利息活動,這是孔的個人行為,與銀行無關。 出借人隨後向警方報案。通州公安分局經偵隊負責此案,警方向農行宋莊分理處主任翟世強作瞭詢問。 記者曾以出借人身份致電翟世強,他表示,直到債主找到銀行,同事們才知道此事,“否則,早就將她辦瞭”。 翟世強說,2011年12月底,孔慶敏從單位內退,此後再沒來過銀行。在他印象中,孔慶敏工作積極,對於孔吸收儲戶存款之舉,他評價說:“做得很隱秘。” 不過,孔慶敏大肆操辦借貸之時,對出借人也頗講“信譽”。借期一滿,孔慶敏會主動兌現利息。 借出390萬元的張輝說,他的錢分4次借出,借期都是3個月,利息10%。到期時,孔會打電話通知張輝,“利息到瞭,你(來銀行)把錢拿瞭。”張輝說,每次取利息都是通過銀行櫃臺,他一共拿回50多萬。在取利息的同時,孔會辦理續借手續。 “我們就認準瞭她是銀行工作人員。”包括張輝在內,接受采訪的出借人表示,孔的所作所為,都是在農行完成的,他們以為利息是農行給的。 孔慶敏生前好友朱玉說,曾借給她280萬,後來覺得有風險,要回200萬,沒多久,孔慶敏發生意外。朱玉坦承,與孔交往十多年,借給她錢,除瞭貪圖高利息,更重要的是相信這筆錢存在銀行。 “利息這麼高,假如當中有任何一個人拿著單子,到銀行問一下,這件事早就結瞭。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麼信任她。”翟世強分析,部分出借人是3個月10%的利息,到期續借後,年息已相當於40%。 在農行宋莊分理處,記者詢問對孔慶敏的印象,工作人員均三緘其口。而當記者以出借人身份詢問時,員工小劉評價,“她就是個騙子!” 追贓 多為現金交易警方難取證 經辦民警曾向出借人解釋,孔慶敏一案,其資金收放多數為現金交易,因而,在銀行賬戶上沒留下太多痕跡,調查起來極其困難。已追回部分贓款,但與上千萬的總數相比,追回的錢“九牛一毛”。 在案發後一個多月,有出借人前往通州公安分局經偵隊詢問辦案進展。對於孔的死亡,警方表示,她未留下遺書,未在她身上發現明顯外傷,已確認其服毒身亡,排除他殺可能。警方還表示,從孔慶敏傢搜出大量銀行卡,但賬上所剩無幾,也沒有在她傢發現大量現金。警方調查發現,在通州西集鎮某村,孔慶敏租瞭20畝地,用於租地蓋房,這筆錢有數十萬元。 孔的好友朱玉說,孔為人忠厚踏實,她借來的錢可能也被騙瞭,以致最終無法面對。 今年4月,經辦民警曾向出借人解釋,孔慶敏一案,其資金收放多數為現金交易,因而,在銀行賬戶上沒留下太多痕跡,調查起來極其困難。而她本人一死,更增加破案難度。民警表示,已追回部分贓款,但與上千萬的總數相比,追回的錢“九牛一毛”。 9月5日,當出借人打出橫幅表示抗議後,農行與警方均派人做解釋工作。通州支行相關負責人稱,這起案件涉及53名出借人,涉案總額達2500萬。而在場的民警稱,目前僅追回70多萬元,這部分錢,是向孔慶敏借錢的人在案發後主動歸還的。 農行 監管失職具體責任待裁決 通州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公章是孔慶敏盜用的,農行不否認監管失職,但具體該負多少責任,應由法院裁決。被令停職檢查的原宋莊分理處主任已在支行重新上班,但隻是普通工作人員。 在案件偵查之初,警方收集瞭出借人的借據。其中,部分人的借款擔保合同上蓋有紅章,多數人為復印的黑白章。 記者綜合發現,在出借人持有的借據上,至少出現過3枚公章,分別為中國農業銀行通州區宋莊分理處業務公章、中國農業銀行通州區支行宋莊分理處業務公章(2)、中國農業銀行通州區支行宋莊分理處業務公章(6)。 據一名出借人稱,8月底,辦案民警表示,凡是借據上出現的紅色公章,經過鑒定,發現都是真的。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法學院副院長何兵分析,孔慶敏是在工作期間做出以上行為的,其本人違法不能簡單地與單位掛鉤,說是銀行的責任。如公章鑒定為真,則銀行存在一定責任,具體視案情進展而定。 9月5日,多名出借人在農行宋莊分理處交涉時表示,貪圖高息的心理,確實是上當的原因之一,但孔慶敏是在農行工作期間騙錢的,且存在私用公章行為,因此,農行方面存在監管失職。 對此,通州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公章是孔慶敏盜用的,農行不否認監管失職,但具體該負多少責任,應由法院裁決。而目前,該案還在調查。這名負責人介紹,被令停職檢查的原宋莊分理處主任已在支行重新上班,但隻是普通工作人員。 傢人 所有積蓄也被掏空 “我們爺倆奮鬥的錢,包括我媳婦的嫁妝的錢,都被我媽拿走瞭。平時她是我們傢的太上皇,她說什麼就是什麼。”范軍說,不知道母親弄瞭多少錢,而她弄來的錢,傢人也沒享受到,反而,傢產和所有積蓄都被母親掏空。 針對自殺是否有征兆,孔慶敏的丈夫范文和兒子范軍表示,出事前,沒發現她有任何異常,也不知道借來的錢用於何處。 “我們爺倆奮鬥的錢,包括我媳婦的嫁妝的錢,都被我媽拿走瞭。平時她是我們傢的太上皇,她說什麼就是什麼。”范軍說,不知道母親弄瞭多少錢,而她弄來的錢,傢人也沒享受到,反而,傢產和所有積蓄都被母親掏空。 在范軍眼中,母親性格要強,工作敬業,生活儉樸,在傢說一不二。他所能回憶的跡象是,2011年底從農行辦完內退後,母親變得更加沉默,但從來不跟傢人說自己的事。 謎案 作案動機成為謎團 身兼好友和受害者的朱玉說,她無從知道2000多萬資金的去向,也許孔慶敏有苦衷,如果死之前告訴她真相,“我寧願選擇幫她。” 9月5日,在維權無果後,數十名出借人離開農行。 吳永新老人還收藏著孔慶敏的結婚證、身份證和工號牌等材料的復印件,以及一紙“認爹書”。老人曾把這些當成抵押物。“存出金條來我也不會存瞭。”老人後悔地說。 孔慶敏給所有人留下一個謎,超過95%的非法集資仍去向不明。身兼好友和受害者的朱玉說,她無從知道2000多萬資金的去向,也許孔慶敏有苦衷,如果死之前告訴她真相,“我寧願選擇幫她。” 註:孔慶敏親屬及出借人均為化名。 |
2013年10月29日星期二
農行職工非法集資2500萬後自殺 稱監管失職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