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星期日

溫州賦予民間借貸合法身份 將推出民間利率指數



溫州賦予民間借貸合法身份 將推出民間利率指數


















溫州賦予民間借貸合法身份 將推出民間利率指數



京華時報 [微博 ] 苗慧2012-11-24 03:08


時隔八月,浙江省政府制定的溫州金融綜合改革細則終於面世。昨天,溫州對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試驗方案的主要內容進行瞭通報,並公佈瞭《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的12條實施細則(以下簡稱“金改12條”)。其中,規范發展民間融資成為亮點。


溫州金改進入快車道


據瞭解,金改12條的實施原則堅持整體設計、系統推進;堅持創新為要、監管先行;堅持上下聯動、項目運作。實施方案包括規范發展民間融資,加快發展新型金融組織,發展專業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深化地方金融機構改革,創新發展金融產品與服務,培育發展地方資本市場,積極開展產權交易市場試點,積極發展各類債券產品,拓寬保險服務領域,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制訂,強化地方金融管理機制,建立金融綜合改革風險防范機制等。


溫州市在通報的“金改細則”中稱,金改以打造“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和“民間財富管理中心”為重點,落腳點則在著力破解溫州市經濟金融發展中存在的中小企業多但融資難、民間資金多但投資難的“兩多兩難”問題,構建多元化金融體系。


據介紹,溫州金融改革目前已進入快車道,明年初將明確在溫州的國傢級金融機構如何參與溫州金改,創新發展金融產品與服務。


民間借貸將獲合法身份


今年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之後,實施細則的出臺就一直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而其中民間資金的投融資成為社會期盼的目標。而從“金改12條”來看,規范發展民間融資成為重中之重,被置於12條首位。


溫州一直是民間資金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但民間融資沒有明確的法律保障,一直遊走在灰色邊緣,此次金改將直接推動民間融資陽光化、規范化。溫州市在通報的細則中稱,要研究起草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建立民間融資法律保障。探索建立民間融資備案管理制度,引導融資主體特別是法人實體進行民間融資備案登記。開展民間借貸服務中心試點,引進一批中介機構入駐,提供民間借貸登記、合約公證、資產評估登記等服務,引導民間融資陽光化、規范化。在民間金融領域拓展電子商務應用。


即將推出“溫州指數”


據介紹,未來,溫州將推出民間融資綜合利率指數的“溫州指數”,建立健全民間融資監測體系,做好民間融資動態跟蹤和風險預警。“溫州指數”將在本月底或12月初發佈。


“溫州指數”方案具體將由以下幾塊組成:一是由溫州市設立的幾百傢企業測報點,把各自借入的民間資本利率通過各地方金融辦不記名申報收集起來;二是對各小額貸款公司借出的利率進行加權平均;三是融資性擔保公司如典當行在融資過程中的利率,由溫州經信委和商務局負責測報;四是民間借貸服務中心的實時利率。


個人境外投資試點獲批


而在民間資金投資方面,曾一度被叫停的個人境外投資試點此次獲批,則有利於拓寬民間資本投資渠道,引導民資合理合法“走出去”。根據細則,將探索以人民幣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制訂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等。


解讀


有利於修補實體經濟


從去年底以來,溫州不斷出現的老板“跑路”、企業資金鏈斷裂、民間融資風險等事件顯示瞭金融和實體經濟之間的裂痕。究其本質,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出現的混亂主要是由於金融業滯後於實體經濟發展所致,金改無疑將使金融體系更加適應經濟發展,並修補實體經濟。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認為,民間資本由“體外循環”進入民間金融,仍然徘徊在金融宏觀調控之外,不規范的運作機制以及內在高風險的無限釋放性,導致金融秩序混亂。


“曾經引領風潮的溫州模式近年來頻受重創。借金改東風,拯救溫州經濟是許多人對於溫州金融改革的期待。”周德文表示。


民間融資得以規范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認為,溫州金改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規范民間融資,同時使民間資本能夠順暢地破除金融領域的“玻璃門”障礙。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春表示,這一系列舉措無疑將促使民間資金的運作更加規范、更加透明,氛圍更加寬松,將有助於提升整個金融體系的效率。


細則仍然不夠細


盡管細則已經針對12條做出瞭逐一的解讀,但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傢左曉蕾認為“仍不夠細”。


她指出,此次出臺的金改12條,原則上是此前頒佈的國務院綜合改革12條的細則,細則仍然不夠細,目前尚看不出來細則如何可操作性地把金改與解決小微企業的貸款問題聯系起來。


存一定現實難度


國際金融問題專傢趙慶明指出,在此次金改12條出臺以前,民間融資備案登記平臺等就已經在試運行瞭,但從運行情況看,真正主動實施備案登記的資本並不多。趙慶明認為,這主要因為民間資本的借貸雙方本身就存在隱蔽性、私密性等方面的顧慮,而且未來是否會將借貸所得收益計入納稅范圍存在疑慮。因此趙慶明認為,即便細則出臺,民間資本的陽光化的執行同樣存在一定難度。


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12條實施細則


一、規范發展民間融資


開展民間借貸服務中心試點,引進一批中介機構入駐,提供民間借貸登記、公證、資產評估等服務,引導民間融資陽光化、規范化。建立健全民間融資監測體系,形成民間融資綜合利率指數“溫州指數”,做好民間融資動態跟蹤和風險預警等。


二、加快發展新型金融組織


探索小額貸款公司發行中小企業私募債等。


三、發展專業資產管理機構


積極開展民間資本管理公司試點,2013年末實現縣(市、區)全覆蓋等。


四、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


在國務院統一部署領導下,探索以人民幣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制訂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等。


五、深化地方金融機構改革


推動溫州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增資擴股、上市融資。爭取在溫州設立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信托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支持民營資本進入證券、投資咨詢等領域,爭取在溫州設立證券公司,支持更多的證券、基金、期貨公司到溫州設立分支機構。鼓勵地方金融機構以控股、參股的方式探索綜合經營等。


六、創新發展金融產品與服務


積極發展科技貸款、小額擔保貸款、經營權質押貸款、股權質押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林權抵押貸款、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等支農支小信貸業務。積極探索試點排污權抵押貸款、農房抵押貸款、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農業設施及農業機械抵押貸款等。


七、培育發展地方資本市場


積極開展產權交易市場試點,建立知識產權、企業產權、金融資產、排污權、水權、碳排放權、低碳技術、農村土地承包權、林權等產權交易市場,依法合規開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試點,探索開展中小企業私募債轉讓試點。


八、積極發展各類債券產品


以地方政府債務率作為控制指標,探索符合條件的地方融資平臺發行私募債券。積極爭取高收益票據等創新產品在溫州先行先試等。


九、拓寬保險服務領域


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發起設立區域性、專業性保險公司,或參股保險機構等。


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制訂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積極推動金融、行政、社會、市場、會計等領域信用數據的征集、交換和應用等。


十一、強化地方金融管理機制


制訂出臺地方金融監管工作實施意見,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民間資本管理公司等機構管理等。


十二、建立金融綜合改革風險防范機制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金融犯罪偵查工作,建立民間金融大案要案督辦制度,加強民間借貸風險提示等。


本報記者苗慧綜合新華社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