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古玩店涉足新業務 十竹齋"試水"藝術品典當 |
市民邱先生1個月前急需用錢,他拿著珍藏的鐵保草書等幾幅字畫作品,奔走於南京多傢典當行,卻都吃瞭“閉門羹”——因為鑒定難等問題,典當行幾乎都對藝術品說“不”。 不過記者昨天獲悉,由南京日報報業集團和十竹齋文物公司聯合成立的江蘇十竹齋典當有限公司日前正式運營,主打藝術品典當業務,市民手裡的陶瓷、字畫、玉器、古玩雜件等,都可以拿來做短期融資瞭。 老牌古玩店涉足新業務 藝術品典當本身並不新鮮。在中國一千多年典當史中,古玩字畫一直充當主角。上世紀50年代典當行一度退出歷史舞臺,近30年來又重現活力。不過由於種種原因,藝術品典當始終小打小鬧不成氣候。記者瞭解到,目前國內4000多傢典當行,從事藝術品典當的不過區區20來傢;南京近40傢典當行中,此前也隻有江蘇嘉恒等一兩傢曾開展過古玩字畫業務。 十竹齋總經理陳衛國介紹說,贗品泛濫、鑒定困難是造成冷清的根本原因,一般典當行想涉足藝術品業務,不得不額外邀請專傢,導致成本驟增。“我們的優勢恰恰在於,擁有一批古玩鑒定傢,能鑒別當品真偽、熟悉市場行情。”他強調,十竹齋將打通門店銷售、拍賣和典當等環節:客戶成功融資後,可在十竹齋文物商店淘寶,“絕當”可在十竹齋拍賣公司開拍,此外,文物商店和拍賣公司的沉淀資金也可盤活。 記者昨天在現場瞭解到,藝術品典當分“真偽鑒定、價值評估、價格協商、封樣保存、支付當金”五個步驟;費用方面和一般民品息費相同,按國傢規定的4.7%收取,顧客無需為鑒定額外付費;貸款額度則視藝術品自身而定,一般來說,最高可達估價的70%。 藏傢為新融資渠道叫好 “以往你藏品再多,想變現隻有一條路子:賣。很多人又舍不得,所以就算有一屋子寶貝,遇到急事仍像邱先生一樣,無計可施。”南京資深玉器收藏傢吳先生告訴記者,十竹齋此舉不但能解藏傢“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可以活躍收藏市場。 江蘇省收藏傢協會秘書長徐廷貴也對這種短期融資方式叫好,“和拍賣等變現方式相比,藏傢在籌得資金的同時,依舊享有藝術品所有權,這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融資方式。”他介紹說,藝術品典當不僅讓資產抵押變現更靈活,還便於藏傢擴大交易規模。 此外,藝術品典當在推動整個藝術品市場發展方面,也功不可沒。徐廷貴舉例說,在以壽山石產業聞名的福州,以往壽山石買進容易,想變現隻能倒手賣掉。“日前,福州成立瞭首傢壽山石典當機構,由專業機構負責評估鑒定。短短幾個月,壽山石融資就達好幾百萬元,有力促進瞭當地壽山石產業的發展。” “一個成熟的市場,金融支撐必不可少。”徐廷貴最後表示,藝術品典當有望成為繼畫廊、拍賣之後的另一藝術品交易市場。 藝術品典當市場潛力大 陳衛國告訴記者,雖然沒有專門做過市場調查,但從我國藝術品市場的整體趨勢來看,藝術品典當潛力巨大,而十竹齋文物商店以往接待客戶時,不少人都表達出對這種短期融資方式的渴望。 江蘇嘉恒短短幾個月的“試水”經歷,也印證瞭這一點。“我們去年夏天小范圍內試運營瞭幾個月,業務額達2000多萬元。”嘉恒總經理張春寶告訴記者,他抱著“順帶”的心態在朋友圈中做瞭幾筆,“客戶群以企業高管為主,主要是當代字畫,比如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一般按市場估價的60%到70%放款。”張春寶說,由於朋友間知根知底,他又請瞭北京、上海等地專傢幫忙把關,所以做得順風順水。 但張春寶說自己不會刻意拓展這塊市場,“雖然這方面潛力巨大,但畢竟不是我們的主業。如果大規模開展,就要請專業鑒定隊伍,費用開支會很大。”他看好十竹齋這樣的老牌文物公司涉足典當業,“他們有鑒定人員,有自己的市場,對藝術品行情又瞭如指掌,優勢很多。” 國外藝術品典當面面觀 美國:1.5萬傢典當行遍佈全球,藝術品典當發展迅猛,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去年放出1.2億美元貸款,比2008年增加瞭50%。 新加坡:早在1898年新加坡首部典當法《典當商法》中,就對藝術品典做出明確規定,包括開業許可、絕當處理程序等。 英國:藝術品典當在英國一直和拍賣行合作,主要服務對象是中產階級。 俄羅斯:以數字模型計算為藝術品評估手段,依據作者、作品內容等市場狀況判斷其價值。 |
2013年11月25日星期一
老牌古玩店涉足新業務 十竹齋-試水-藝術品典當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