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4日星期日

2010年七成陽光私募取得正收益

2010年七成陽光私募取得正收益

2010年七成陽光私募取得正收益


 

業績分化嚴重,“民間派”私募風光不再 

隨著陽光私募201012月凈值的陸續公佈,2010年陽光私募收益排名塵埃落定,前十大分別是世通1期(常士杉)、華寶1號(湯小生)、理成風景2號(楊玉山)、德源安1期(許良勝)、瑞天價值成長(李鵬)、混沌2號(王歆)、展博1期(陳鋒)、銘遠巴克萊(韓躍峰)、彤源2號(任雲鶴)、和聚1期(李澤剛)。 

七成陽光私募取得正收益 

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統計,至20101231日,運行滿3個月的私募基金共568隻,產品數目比上月增加瞭28隻。其中,運行滿一年的有356隻,占到全部私募基金的62.68%;運行滿兩年的有185隻,占到全部私募基金的32.57% 

截至201012月底,國內私募管理公司的數目為242傢,比2009年底增加瞭84傢,運行中的私募產品共628隻,比2009年增加瞭279隻,並且單隻產品的平均募集資金規模也逐漸提升。據好買基金粗略估算,目前國內證券投資類陽光私募產品的總資金管理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比2009年底的估算值增長瞭150% 

為瞭考察不同類型私募基金的業績表現,好買基金根據每個私募產品基金經理的從業經歷,將樣本分為“公募基金出身”、“券商出身”、“民間出身”和“其他出身”4類。 

從收益水平來看,“其他出身”的私募基金整體業績表現最好,收益率中位數為8.77%,“民間出身”的基金投資收益率最低,中位數水平僅為3.48%,不僅落後於5.32%的私募平均水平,也低於公募基金整體表現。 

除瞭整體業績落後,“民間出身”的私募基金業績分化程度也最大,該類別中既有業績高達96.16%的世通,也有跌幅深達26.43%的未爾弗,極差水平達到122.59%,在從該類別中挑選基金時,投資者全年發生虧損的概率較大。 

“其他出身”的基金業績集中度最高,極差水平僅為53.12%,但在剔除上下四分位業績的基金之後,其業績分化程度與“民間出身”的私募基金不相上下,同樣具有較高的選擇風險。盡管收益的平均水平相對落後,但“公募出身”的基金四分位業績分佈更為集中,基本分佈於0-10%的區間之內;此外,其上側極端值數量也遠多於下側極端值,整體呈現明顯的右偏分佈,投資者在選擇該類基金時取得正收益的概率更大。 

在私募基金內部,“公募出身”的私募基金取得正收益或戰勝指數的比例更大,僅有19.13%的基金全年取得負收益率,3.48%的基金沒有超過滬深300(3110.118,-31.17,-0.99%)指數。“民間出身”的基金更有可能使投資者虧錢,在2010年共有17.31%的基金未能取得正收益;此外,該類基金戰勝指數的比例也最低,僅有不到60%的基金收益率超過滬深300指數。“券商出身”和“其他出身”基金的表現相差不大,全年虧損的比例略高於1/3 

理性看待“雞肋基金” 

雖然2010年陽光私募黑馬頻出,但有部分陽光私募的凈值徘徊不前,對於投資者來說,本來寄予厚望的這部分陽光私募產品卻慢慢變成瞭“雞肋”。 

根據壹私募網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01231日,納入統計的607隻私募產品中,平均收益為6.31%,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12.51%。據此,壹私募網研究中心認為,在過去的一年中,對於那些存續期超過半年,但收益仍然處於小幅盈利或虧損狀態中的私募,都可以作為“雞肋基金”看待。 

那麼,怎樣處理這些“雞肋基金”才比較穩妥呢?壹私募網研究中心認為,在處置這些產品時,應當考慮以下三點因素。 

第一,私募的投研實力是首要的考慮因素。如果該產品在過去的一年中表現一般,但無論是該公司的投研實力,還是基金經理的整體素質都比較出眾,而且團隊較為穩定,那麼,這類私募依然值得投資者看好。反之,投資者可考慮贖回。 

第二,對於那些盲目追求規模,但是包括在投研實力等各方面都無法同步跟進,導致業績大幅下滑的陽光私募,應當盡早贖回,避免往後更大的損失。 

第三,如果某陽光私募旗下其他產品的年化收益率都達到20%以上,但隻在2010年收益極少,那麼,在沒有任何外力影響的情況下,很可能是正蓄勢待發。

推薦閱讀:

私募將被有限度監管來源:深圳商報2011-01-14

陽光私募規模已超1200億元來源:深圳商報2011-01-14

信托青睞商業地產來源:解放牛網2011-01-14

2011年投資信托產品應追求穩健來源:成都日報(成都..2011-01-14

國內首隻信托+合夥制產品共募集3.4來源:證券時報網2011-01-14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