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星期三

“陸金發”入主海協信托落定_0

“陸金發”入主海協信托落定

“陸金發”入主海協信托落定


上海陸傢嘴金融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陸金發”)對青島海協信托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海協信托”)的入股工作塵埃落定。 

經濟導報記者從青島市工商局證實,陸金發已經正式成為海協信托的股東,並以71.61%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一大股東,而海協信托原6傢股東中的新疆威仕達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疆威仕達”)等4傢股東已經全部退出。 

隨著陸金發的入主,海協信托必將脫胎換骨。作為惟一一傢總部位於青島的信托公司,其何去何從引人註目。 

5年後首次再現新產品 

沉寂已久的海協信托,日前終於有瞭新動作。該公司與貴州黔臺酒業簽署瞭“茅臺鎮黔臺牌系列年份酒收藏與投資信托”合作協議,計劃募資總額為5000萬元,預計今年年內正式推出,已有多傢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對其表示瞭興趣。 

該信托產品是海協信托5年來的首個產品。自2006年推出城陽區人民醫院二期工程信托計劃以來,海協信托便再也沒有推出新產品,此番推出新產品,是否意味著海協信托已經峰回路轉? 

21日,導報記者來到位於青島國際金融中心30層,這裡曾是海協信托的辦公地址,但現在卻是空無一人。青島國際金融中心物業工作人員向導報記者介紹說,30層已經有兩三年沒有人辦公瞭,這裡原來是海協信托租賃的物業,現在海協信托已經不再租賃。 

導報記者輾轉聯系到瞭海協信托行政辦公人員馮偉,他表示海協信托已經不在青島國際金融中心辦公,並在請示領導後婉拒瞭采訪要求。 

“中技系”退場 

隨後,導報記者在青島市工商局查閱到,海協信托的股東結構已經發生重大變化。 

公開資料顯示,海協信托前身為喀什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後經重組整頓之後遷至青島。 

“海協信托來青島之後,為各方所看好。在2005年前後,海協信托在青島也做瞭很多事,但不久就歸於沉寂。”青島金融界郝姓人士曾對導報記者說。海協信托之所以走向沉寂,股東間的出資和控股權矛盾是一大原因。 

在本次變更之前,海協信托有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新疆棉花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新疆威仕達,以及山東海川集團控股公司(下稱“海川集團”)和青島聯宇時裝有限公司(下稱“聯宇服裝”)6傢股東。 

除瞭山東兩傢股東之外,其他4傢股東均為國有企業,持股比例合計為71.61%。但此前有多傢媒體報道,上述四大國企的持股隻是名義上而已,海協信托真正的控制人曾是赫赫有名的“德隆系”。“德隆系”倒下之後,“中技系”控制人成清波接下瞭這部分股權。 

但青島市工商局最新登記資料顯示,目前海協信托註冊資金3.15億元,陸金發以2.26億元的出資額占有71.61%的股份,海川集團以5244.08萬元的出資額持股16.65%,聯宇服裝則持有其餘股權。這意味著,原“中技系”控制的股權已經悉數轉讓。 

增資擴股壓力 

導報記者註意到,在陸金發入主之前,海協信托的註冊資金也是3.15億元,這表示雖然陸金發已經接手海協信托71.61%的股權,但尚未對公司增資擴股。而青島市金融辦一人士向導報記者透露,海協信托正在推進增資擴股。 

經過多年停頓之後,海協信托財務狀況堪憂。海協信托2009年年報(這是能查閱到的最近年報)披露,雖然公司註冊資本3.15億元,但至2009年年末,公司總資產僅為1.24億元,負債1032萬元,所有者權益1.13億元。不僅如此,在1.24億元的總資產中,不良資產1.16億元,不良資產率93.63%。換句話說,海協信托基本成為一個空殼,要想恢復正常運行需註入大量現金。 

此外,中國銀監會去年8月出臺瞭《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要求信托公司的凈資本下限為2億元,且凈資本不得低於各項風險資本之和,不得低於凈資產的40%。該《辦法》大大提高瞭對信托公司凈資本和凈資產的要求,其達標“大限”是今年1231日,從而使各信托公司在近期掀起一波融資潮,華寶信托、大連華信、中融信托、重慶信托等紛紛推出增資計劃。在企業自身營運壓力及政策要求之下,海協信托增資擴股也勢在必行。 

此外,作為惟一一傢總部位於青島的信托公司,海協信托一直被青島市政府相關部門所關註。本次陸金發入主之後,上海多傢媒體報道稱,海協信托即將更名為陸傢嘴信托,總部也即將遷至上海陸傢嘴。但上述青島市金融辦人士表示,雖然管理總部將遷往陸傢嘴,但海協信托註冊地及本部將繼續留在青島。

 

推薦閱讀:

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廈門設立企業集合資金信托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2011-09-22

信托公司壓價搶占市場來源:新聞晚報 編輯..2011-09-22

對癥流動性不足短板信托產品趨向基金化來源:上海證券報 ..2011-09-22

試水受益權轉讓市場信托產品謀求短期化來源:上海證券報 ..2011-09-22

綠城集團房地產信托項目被指遭銀監會調查 董事長否認來源:東方早報 編輯..2011-09-22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