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星期三

私募基金追求“正規化”

私募基金追求“正規化”

私募基金追求“正規化”


 

在公眾印象中,私募基金就是幾張桌子、幾個人,不過這種現狀正在逐漸改變。據記者瞭解,隨著私募基金的擴大和發展,私募基金正逐漸向正規化、規模化發展,很多私募基金在核心資源——人才的配置上也愈發規范。

單槍匹馬?不太行!

據記者瞭解,隨著投資者對私募基金的認知度和認可度不斷提升,2009年以來,私募基金的發展出現瞭井噴行情。尤其是一些明星基金,由於業績突出而廣受追捧。

不過,隨著規模的發展,私募基金單靠一個或幾個基金經理“過日子”的狀況似乎也在悄然改變。從今年的業績看,基金經理平均管理基金數量在10隻以上的4傢公司,今年以來平均下跌8.62%,僅略好於私募平均下跌8.76%的水平。

業內人士指出,對於隻有一位核心人物的基金公司,隨著基金數量的擴大,基金的業績可能面臨多方面的威脅:其一,基金經理將面臨規模擴大帶來的操作難度提高,尤其是一些以交易著稱,或善於在中小盤股票中尋找機會的基金;其二,在作投資決策的時候,一個人的決策,缺少制衡或沖撞觀點的機會,有時或會出現重大誤判,而多人的決策更有利於控制風險;其三,當基金經理個人風格不再適合未來的市場時,調整的機會較少,使基金表現暴露於較大的風險中;其四,為擴大規模而進行的一系列路演、推介,如果隻由一位核心人物來承擔,會較明顯地分散基金經理對投資的專註度。

團隊建設是關鍵

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報告顯示,截至2010714日,我國共有191傢陽光私募基金公司,其中有32傢私募基金沒有公開基金經理,其餘的159傢私募基金公司一共擁有185位基金經理,管理非結構化陽光私募產品共448隻(不包含成立時間未滿3個月的基金),平均每位基金經理管理2.42隻基金。

業內人士指出,基金規模的擴張與業績的關系,不能簡單地看公司的產品數量和規模,更應當考慮這個公司的產品數量、管理資產規模與其核心投研團隊是否匹配。所以“強兵壯馬”才是私募基金的制勝之道。

專傢提醒投資者,在規模大幅擴張之前做業績的時期,往往是一傢私募最黃金的時期。考察私募基金的基金數量與其業績的關系,不能簡單地看該傢私募擁有的基金數量及規模,而應該考察更深層次的東西,比如實際管理基金的基金經理有幾位,基金經理的風格是否允許管理更大的規模,投決會是否能真正發生作用,有無獨立的風控部門和人員等。

 

推薦閱讀:

小議絕當處理的誤區來源:中國典當聯盟網2010-07-22

典當行的生存環境與典當人之社會責任來源:中國典當聯盟網..2010-07-22

典當公司是否可利用再就業稅收優惠進行籌劃來源:典當縱橫2010-07-22

淺析夫妻共同財產的執行來源:北京市大興區人..2010-07-22

談談對被執行人的房屋在建工程的執行來源:中國法院網  ..2010-07-22

論在建工程典當流程及評估方法來源:(原創)於暉 ..2010-07-22

物權立法應當設立取得時效制度來源:《判解研究》2..2010-07-22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