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7日星期三

女性遭遇地鐵裡的尷尬:穿著太少還是地鐵太擠



女性遭遇地鐵裡的尷尬:穿著太少還是地鐵太擠


















女性遭遇地鐵裡的尷尬:穿著太少還是地鐵太擠






北京地鐵,一名女生望著擁擠的車廂,隻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潘之望攝

地鐵已成很多城市上班族的主要出行工具,然而不少人反映,在乘坐地鐵過程中常常遭遇各種困擾。不久前,上海地鐵第二運營公司曾在其官方微博上發表女乘客穿著不當、應當自重的相關言論,引發社會熱議。8月22日,來自全國8個城市的10名男律師聯名致信上海地鐵,建議在上海軌道交通運營中建立性騷擾防治機制,並附上詳細的操作意見,包括制定防治性騷擾工作制度、舉辦員工防治性騷擾培訓等。

那麼,地鐵裡的尷尬到底是因為女性穿著太少還是地鐵太擠?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和民意中國網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617人參與),74.3%的人被地鐵擁擠帶來的肢體碰撞困擾,81.9%的人認為地鐵上存在性騷擾,13.6%的人遭受過地鐵性騷擾。59.0%的人認為女性遭遇性騷擾的主要原因是其著裝暴露,60.8%的人認為是一些男性故意騷擾女性,60.6%的人認為是因為地鐵太擁擠。此外,27.2%的人將原因歸結為“地鐵沒有加強安保巡邏”,23.8%的人認為原因是地鐵沒有女性車廂或女性專區。

地鐵擁擠帶來的肢體碰撞讓乘客感覺尷尬

白領女士張青在北京工作4年多,經常乘坐地鐵,遇到過爭座位、罵人等不文明的現象,“不過我感覺性騷擾並不常發生。相比性騷擾,擁擠時乘客之間的肢體碰撞更多一些,而且一般人都不是故意的。”

“一些男性雖然願意關照身邊的女性,但太擁擠的話,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張青告訴記者,上地鐵後,她一般會選擇去比較空的地方,或盡量站在女性坐著的地方。如果出現尷尬的接觸和被騷擾的情況,她會換車廂。

其實,在地鐵上無法避免的肢體碰撞,也會讓男士感覺尷尬。“上下班高峰時沒辦法不碰到人。”上班族於欽聚對記者說。他認為地鐵中會去故意騷擾女性的男性並不多,隻是有些男性會不停地去看穿著較清涼的女性,顯得不太有素質。

民調顯示,81.9%的人認為地鐵上存在性騷擾,其中21.6%的人認為地鐵性騷擾多發,39.1%的人感覺一般,21.2%的人認為地鐵性騷擾較少。

在爭論中,關於怎樣算性騷擾,人們意見不一。中國政法大學講師郭曉飛告訴記者,2005年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禁止對婦女實施性騷擾”。但對於性騷擾的概念,還沒有十分明確的界定,地方性法規的規定也各不相同。不過,界定性騷擾概念時,“故意實施”是必須的條件。

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朱紅文表示,在現有的交通條件下,乘客間產生碰撞在所難免。雖然大多數碰撞沒有侵犯和騷擾對方的意圖,但乘客都應加以註意。

在擁擠的地鐵裡,過多的肢體碰撞不僅讓人感覺尷尬,還存在丟失財物的危險。調查顯示,34.2%的人曾在地鐵上丟失財物。受訪者中,31.5%的人經常乘坐地鐵,45.5%的人偶爾乘坐。

遭遇性騷擾是因為女性穿得太少?

女性穿著過於清涼是否影響公德,是網絡爭論的焦點之一。調查中,58.6%的人認為女性穿著清涼是個人自由,38.1%的人認為這是正常的心理需求,也有37.1%的人認為這是不夠自重的表現,18.5%的人認為這是不文明的表現。另有18.4%的人認為這是天氣炎熱的無奈做法。

朱紅文認為,女性穿著清涼不能成為被騷擾的理由。不過,大傢對在公共場合和私人空間的著裝還是應有意識地進行區分。“作為一個社會人,需註意多重社會角色的轉換。很難想象參加外交宴會,人們穿衣會隨心所欲。”

女性遭遇性騷擾是否與穿著有關?調查顯示,59.0%的人認為女性遭遇性騷擾的主要原因是其著裝暴露。但更多人(60.8%)認為是一些男性故意騷擾女性,60.6%的人認為是因為地鐵太擁擠。此外,27.2%的人將原因歸結為“地鐵沒有加強安保巡邏”,23.8%的人認為原因是地鐵沒有女性車廂或女性專區。

怎樣改善地鐵內的不文明現象?調查中,68.8%的人建議女性註意自身穿著,64.2%的人認為男性應自覺尊重和保護女性,57.1%的人建議政府部門加強公共交通建設,46.4%的人希望乘客積極舉報不文明現象,42.8%的人覺得地鐵相關部門應完善公共設施和服務,24.9%的人建議設立女性車廂。

朱紅文認為,在公共場所,男士應尊重和關心女士,這是文明素質的體現。女性也應讓自身衣著與所處場合相配,體現自身的審美和道德素養。朱紅文建議,地鐵內應設置提示人們註意文明的警示語。

“解決性騷擾主要依靠法律和道德建設。”張青認為,遇到性騷擾等問題時,乘客應積極向地鐵安全負責部門反映。地鐵部門應加強安全措施,比如,在每個車廂安裝監控錄像,保留12小時;每個車站配備公安值班,增加站內的報警提示等。

(中國青年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