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7日星期三

業內稱會員卡可逃避實名制追查:搭配不記名卡



業內稱會員卡可逃避實名制追查:搭配不記名卡


















業內稱會員卡可逃避實名制追查:搭配不記名卡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5月27日,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召開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會議,要求紀檢監察系統的在職幹部職工6月20日之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種名目的會員卡,做到“零持有、零報告”。

高檔會所私密性讓實名制追查難度大

在5月27日召開的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指出,領導幹部要帶頭清退,發揮表率作用。此前,甚至有媒體報道,中紀委退卡的大限將至,導致出售高爾夫會籍的官員增多,會員卡開始貶值。

在深圳一傢高爾夫會員卡中介公司的網站上,一些會員卡的交易價格有略微下調。但這裡的工作人員表示,那隻是參考價而已。

工作人員:網上的價格不算數的,要重新再確認。二手的一定是每一張單賣出來的價格,要根據賣的人,所以網上的價格隻能作參考。

不過,北京的一傢公司的中介人員卻表示,會員卡並沒有降價。

記者:現在這段時間的價格是不是能便宜點?

中介人員:都一樣瞭,怎麼查都一樣,官員都能打球。不在北京打,就飛去海南打,飛去日本打。

調查中,記者瞭解到,會員卡的實名制當中,有多種變相操作,可以逃避追查。

第一,通過轉賣公司的方式,逃避個人實名制。一位業內人士講述瞭整個操作過程。

業內人士:原來我用公司名義買的這張卡,很多公司都隻是登記一下,後來就註銷瞭,公司基本上是空的,我就把公司賣給你,做一下公證。如果覺得不方便,登記的時候可以直接把名字改成徐總或者是徐星星之類,或者少寫一個字也可以,去球場怎麼查也查不到。

而登記名下為公司的會員卡,還有另外一個變種,就是公司卡1+1。也就是一個實名卡,搭配一個不記名的卡。而這種卡,要比單純的個人實名卡貴出一倍以上。北京一傢高爾夫俱樂部負責銷售的工作人員說,搭配的不記名會員卡,隨便給誰用都可以。

工作人員:目前我們個人卡是118萬人民幣,1+1卡是360萬人民幣。1+1的是有一個是記名的,有一個可以不記名。

高檔消費場所的私密性也讓實名制的追查頗有難度。深圳一傢高爾夫俱樂部的工作人員說,除非征得會員本人同意,否則,不會向任何人透露會員的個人信息。

工作人員:除非是會員本人來查自己的資料,我們才同意。萬一上面人查,這些入庫的東西我們隻能說不在這邊,查不到。這種東西在電腦上面肯定是有的,但是我們也不會那麼傻,別人說查什麼我們就在系統上打開什麼。

清退會員卡大限到期 多地無卡可退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與之相伴的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許多單位無人退卡,因為“無卡可退”。19日,南寧、石傢莊、太原多個地方紀委部門也表示,清退會員卡已經結束,統計結果顯示沒有違規。那麼,清卡行動的的意義在哪裡?大限之後,清理的范圍還會繼續擴大?

在退卡行動持續一段時間後,中央紀委又向有關部門和地方下發瞭《無卡承諾書》,要求無卡可退的紀檢監察幹部全部填寫。作為“零持有”報告的升級版,《無卡承諾書》更具有威懾力。

限期前清退既往不咎 集中力量處理存量呆賬

有一種觀點認為,根據中紀委給出的時間安排,6月20日是那些持卡的紀檢監察幹部的最後“救贖”期。在此之前清退的既往不咎;此後清退或被查出有持卡的,則會從重處罰。

曾參與王岐山主持反腐專傢座談會的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認為,這種解讀,不無道理。

馬懷德:這個時間節點,的確有這樣的含義。就是在此之前的,可能一筆勾銷瞭,但是在此之後的,就得保證“零持有、零報告”,絕不允許再持有瞭。

有觀點據此認為,這種給出期限的方式,是對腐敗行為的過度寬容。然而,知名反腐學者李永忠卻並不這麼看。

李永忠:肯定得劃一個線,這樣才能集中力量處理和處分少數人,這是處理存量呆賬比較大的問題的適當舉措。

堅持多種監督手段並用

隻是,面對花樣日益翻新的腐敗形式,查處難度有多大?馬懷德坦承,難度肯定有,但不代表不能查。

馬懷德:要查處這類的違法違紀行為,肯定是有難度的,但是有難度並不意味著不能查,如果把它作為一個案件去查,任何規避的或者隱秘的手段,都會被查處。

那麼,怎麼查處?又怎麼糾正人們“腐敗越反越多”的錯覺?馬懷德認為,多種監督手段並用,一切迎刃而解。

馬懷德:可能更多的要運用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的方式。紀檢監察系統的人手不夠,沒辦法去查清楚的情況下,可以允許社會公眾,通過各種方式瞭解、披露甚至是檢舉這類的違法違紀信息。至少大傢都能夠看到,誰去瞭哪個會所,有沒有會員卡並不重要,關鍵是有沒有在那個會所出現,出現瞭之後做瞭什麼,資金來源是什麼,這樣就會一目瞭然。

全面清除公職人員持有會員卡可能很快展開

紀檢監察系統清退各種會員卡的活動暫告一段落,馬懷德說,這隻是全面清退公職人員持有會員卡、甚至是新時期全面反腐工作的第一步。

馬懷德:目前第一步當然就是在紀檢監察系統開展清理各種會員卡的活動,因為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但下一步,可能很快就要在整個公務員隊伍,特別是領導幹部層次,推開清理各種會員卡的活動。

6月19日,環保部印發《環境保護部關於開展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的通知》,對其機關、派出機構、直屬單位領導幹部清退會員卡工作,分三步清退會員卡。8月20日之前,環保系統的所有幹部完成清退會員卡工作。

因為會員卡的存在有多種隱蔽形式,因為出現的無卡可退現象,有人會因此認為清退會員卡不能起到震懾和反腐的作用,但我們還是應該看到這次行動的警鐘意義。

中央紀委開展清退會員卡活動,看似隻是單項行動,實質上是在思想上給全國紀檢監察系統的廣大幹部職工敲警鐘、打預防針,讓大傢“照鏡子、正衣冠”,積極自查自糾、自揭短處,找出紀檢監察系統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給大傢一個改正不足,修正錯誤的機會。同時,也為下一步存在問題和不足的同志“洗洗澡、治治病”創造條件,切實做到打鐵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記者肖源 青島臺記者徐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