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8日星期四

浙江紹興已有多個癌癥村-企業排污近20年無人管

浙江紹興已有多個癌癥村:企業排污近20年無人管

浙江紹興已有多個癌癥村:企業排污近20年無人管


[導讀]浙江紹興,一座歷史上因水聞名的城市,悠久的水文化最早可追溯至河姆渡時期,然而當地人曾引以為豪的“醬缸”、“酒缸”、“染缸”,如今卻變成瞭讓當地人不堪重負的“毒缸”。

新民周刊第731期封面

水禍中華

想打“水禍”的,一不小心打成瞭“水貨”。

但中國的水,也真是太“水”瞭——報載國內80%以上的城市地下水都遭到嚴重污染,這要在以前,又要激憤得幾個陳天華蹈海瞭?

但我們似乎安之若素。因為至少不會當場死人。更有不少人,據說是官員和公知還引經據典地大言:這是工業化的必由之路,歐美、日本等國都走過這樣的道路……

言外之意,要發展,必污染,如同要做女人,必先怎麼樣怎麼樣一樣。

這種說法,不是無知就是詭辯,而且以居心叵測的詭辯居多,歐美的工業化,的確付出過污染的代價,問題是人傢是前無古人的探路者,沒有借鑒的先例,你現在明知前面有屎有雷,幹嘛還一腳踩上去?

這齷齪的“一腳”,不僅僅左鄰右舍唾罵;這齷齪的“一腳”,不僅僅子孫後代唾罵,事實上,“現世報”來得實在太快,那成串成摞的癌癥村和腫瘤醫院萬頭攢動的隊伍,已經無聲地宣判:你這一腳就是民族的罪人!

有那麼嚴重嗎?中國還會繼續美麗嗎?敬請諸位看官蒞臨本期激情封面。

(主筆 胡展奮)

水與癌

首席記者|楊 江

今年2月至3月,《新民周刊》記者沿著錢塘江一路驅車踏訪蕭山南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蕭山臨江工業園區、紹興濱海工業園,及其周邊村莊居民。記者親眼目睹瞭這條中國經濟最為發達地區所依傍的江河猶如一條被污染企業吞噬的巨龍,渾身潰瘍、茍延殘喘,而那些原本美麗的魚米之鄉更在這些園區的“踐踏”下成瞭人們避之不及的“癌癥村”,“生態難民”已成當地最棘手的社會問題。

浙江紹興,一座歷史上因水聞名的城市,悠久的水文化最早可追溯至河姆渡時期,然而當地人曾引以為豪的“醬缸”、“酒缸”、“染缸”,如今卻變成瞭讓當地人不堪重負的“毒缸”。

全國關於“癌癥村”的傳聞近年來不絕於耳,更有媒體制作出瞭中國“癌癥村”地圖,在地方政府遮遮掩掩不肯“認領”的同時,環保部日前印發的《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終於承認,近年來,我國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及野生動物和人體中已檢測出多種化學物質,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氣突發環境事件,多個地方出現飲用水危機,個別地區甚至出現“癌癥村”等嚴重的健康和社會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共有164個紡織工業集群,擁有超過5萬傢紡織工廠,主要集中於東部、東南部沿海地區。紹興市紹興縣便是其中之一,這裡的紡織企業9000餘傢,印染產能約占全國30%,因而也被譽為“建在佈匹上的城市”。

然而,這個GDP功勞簿上的大功臣卻變成瞭水鄉惡變的罪魁禍首,在規劃面積100平方公裡的紹興濱海工業區及周邊已經有多個“癌癥村”出現。

不是紹興一座城在呻吟,同樣淪為生態難民的還有毗鄰的杭州市蕭山臨江工業園區及周邊的村民,在那裡同樣集聚紡織及其相關的化工企業。

這兩個工業園區位於因潮水聞名的錢塘江畔。化工污水經過巨大的排污管進入錢塘江,而後順流入海通過杭州灣匯入東海。

江河曾經孕育瞭人類璀璨的文明,如今則見證著現代工業文明的罪孽,這條中國經濟最為發達地區的江河猶如一條被污染企業吞噬的巨龍,渾身潰瘍、茍延殘喘。

誰說沒有原罪?誰還敢說沒有原罪!浙東地區的人民正在為過去30多年發展中的污染埋單。

這裡的發展模式仍在被其他地區復制,隨著產業的轉型與轉移,一部分污染企業正在或者已經被當作香餑餑引入中部、西部等欠發達地區。

如果執迷不悟,悲劇終將一並被復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