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3日星期二

專傢-常委密集調研地方為四中全會決策做準備-常委密集調研地方-四中全會決策

專傢:常委密集調研地方為四中全會決策做準備|常委密集調研地方|四中全會決策

專傢:常委密集調研地方為四中全會決策做準備|常委密集調研地方|四中全會決策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play 李克強與山東居民交流 play 王岐山內蒙調研談反腐 play 張高麗在福建調研 向前 向後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山東考察。山東,是本月政治局常委到地方進行調研考察的第8個省份。此前,李克強考察過湖南,俞正聲去瞭內蒙古調研,劉雲山赴青海、上海調研,王岐山考察瞭內蒙古,張高麗則踏足寧夏、甘肅、福建調研。

  據人民網記者統計發現,雖然常委們調研8省主題主要側重在分管領域,但均涉及到經濟運行和民生,並體現瞭一些新特點。專傢認為,按照慣例十八屆四中全會或將在今年下半年召開,政治局常委到地方調研,可以深入瞭解地方發展態勢,掌握第一手資料,為四中全會上的研究、探討、決策做出充分的準備,或將醞釀一系列新政策。

  關鍵詞:經濟

  考察微刺激政策實效

  本網梳理發現,常委們盡管分管領域不同,但無一例外均深入基層,瞭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改革情況。

  國傢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從去年年底開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主要是四個不足,一是嚴重的房地產泡沫,房地產價格下行壓力過大對中國經濟軟著陸不利。現在房地產占整個GDP的12%,是很大的一頭。二是地方債務,已達20萬個億。第三個就是銀行問題。一方面流動性泛濫,一方面地方政府缺錢,這是目前比較嚴重的問題。四個就是產能過剩。

  汪玉凱表示,盡管經濟上沒有大問題,但我們也必須重視經濟發展上的一些問題。前不久在經濟上主要采取微刺激的政策,政策的成效也是調研需要瞭解的。常委調研要考察微刺激政策的實效,以這些問題為核心很好理解。或許這些實際經濟發展情況的掌握,就會影響到四中全會上議題和決策。

  關鍵詞:戰略

  “一帶一路”建設提速

  今年反腐力度很大,又是全面改革的元年。圍繞即將召開的四中全會主題以及會議要研究的重大問題,都需要高層領導人直接到地方調研,瞭解國內形勢發展現狀,掌握第一手資料。

  7月2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赴寧夏、甘肅調研。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紮實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確保實現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努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7月17日至19日,張高麗又趕赴福建調研。他強調,要抓住機遇,科學規劃,重在落實,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在新階段推動福建改革開放科學發展。

  國傢行政學院許耀桐教授認為,中央領導集體強調改革開放先行試驗,調研中又多次提到“一帶一路”,體現出瞭對於“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視。歷史上絲綢之路興盛之時,正值我國經濟強盛之時,和世界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今天,我們要讓古老的絲綢之路在今天重新煥發青春,帶動中國走上一個新的強盛時代,這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大方略。

  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焦念志強調,當前要做的是應該在國傢層面上建立一個領導機制,組織、協調涉及到“21世紀絲綢之路”方面的有關省市,領導、職能部門、科學傢、社會各階層都參與到研討當中,通過充分認證,形成共識,然後在國傢層面上進行統籌規劃、合理佈局、避免重復。

  關鍵詞:民生

  關註少數民族地區發展

  本網統計,7月份常委8次到地方調研,4次選擇在少數民族地區,分別是內蒙古、青海、寧夏、甘肅;就內蒙古一地而言,今年內已有4位常委5次前往調研。

  民族工作關乎大局,也歷來是中央領導人關註的重點之一。密集調研西北和北方少數民族地區,瞭解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情況和人民生活狀況,旨在促進民族地區建設,推進區域平衡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峰認為,中國現在致力於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無論是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還是拉動消費方面,西北和北方少數民族地區都是值得關註的潛力地區。

  而汪玉凱則認為,去年開始少數民族地區恐怖活動比較頻繁,民族矛盾銳化。“如何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改善民族地區老百姓生活水平,縮小東西部的差距,中央都必須做出大政方針上考慮。如果做不到,民族矛盾可能還是會激化。”汪玉凱說,中央必須要妥善解決這些地區的發展問題,解決好主要矛盾,這對於整個中國的穩定和發展意義都很重大。因此,對西北的重視或將意味著民族地區將有新的政策調整或利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