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星期二

南水北調水源地連續6年保持國傢飲水二類標準-南水北調-總幹渠

南水北調水源地連續6年保持國傢飲水二類標準|南水北調|總幹渠

南水北調水源地連續6年保持國傢飲水二類標準|南水北調|總幹渠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今年10月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將全線通水。屆時,一渠清水將一路北上,滋潤京津。千餘公裡的輸水工程,如何確保進京的水質?作為源頭的河南,如何護水?

  《法制晚報》記者近日實地探訪瞭解到,通過關停並轉800餘傢企業、16座監測站實時監控等措施,水源地丹江口水庫連續6年保持為國傢二類飲用水標準。

  “來,嘗一嘗丹江水,甜”

  ——護水隊成員達2000人

  記者來到南水北調水源地——丹江口水庫。“來,嘗一嘗丹江水,甜。”水庫相關負責人笑著跟記者說道。於是大傢從水庫裡直接舀水上來,喝起瞭丹江水。

  庫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4、5月就成立瞭清漂隊伍,每天巡航。在丹江口水庫打撈漂浮物的專業護水隊成員有2000人。

  “沒流出過一滴超標污水”

  ——關停並轉800餘傢企業

  一道清澈的水流從河南淅川縣福森藥業污水處理廠流去。福森藥業副總經理陳向東告訴記者:“從建成起,這裡沒有流出過一滴超標污水。”

  在淅川縣,企業排放的每一滴水都要經過10道嚴格的處理程序。泰龍紙業總經理陳鐵軍告訴記者,泰龍紙業過去是豫西南最大的造紙基地,但為瞭保護水源地水質,2004年12月企業徹底關閉,資產損失2.3億元。此後幾年,338傢造紙、冶煉等企業關停,縣財政收入一度大幅下滑。

  南水北調辦公室劉主任表示,這樣的“壯士斷腕”現象陸續上演著。“不符合標準的,審核不過,環評過不瞭,也就上不瞭項目。”劉主任說,在總幹渠兩側劃定瞭3054.43平方公裡的水源保護區。

  據統計,水源地3市6縣已累計關停並轉污染企業801傢,每年減收增支7億多元,10年累計70多億元。

  “確保一渠清水送到北京”

  ——16座監測站可實時監控

  為實時監測水質,河南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建立瞭國傢級的陶岔水質的自動監測站。記者在監測站看到,監測儀器顯示著磷、氮、葉綠素等含量,以及采樣等各種數據。

  監測站相關負責人介紹,每隔4小時儀器就會對水質進行檢測和分析,數據可直接傳輸到相關部門的電腦上。沿著總幹渠向北,河南共有16座這樣的監測站。“這些措施能確保一渠清水送到北京。”該負責人說道。

(原標題:10月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開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