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星期一

品讀習近平七律《軍民情》:南風熏兮其情和融-習近平

品讀習近平七律《軍民情》:南風熏兮其情和融|習近平

品讀習近平七律《軍民情》:南風熏兮其情和融|習近平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play 習近平見福州部隊幹部 play 習近平已考察七大軍區 向前 向後

  廖奔

  南風熏兮,其情和融。成長於北國的作者其時任職福建,依傍東海,擴展瞭對祖國河山的觀察視野,增添瞭對閩山閩水的瞭解、熟悉與真情。他為榕城全國“雙擁”會議賦得的此詩,便深深融入瞭八閩風物。

  詩的起句忽發奇想、宕曳開去,從大處著眼,以寥廓入詩:“挽住雲河洗天青。”一個擬人化動詞——“挽”,就把浩瀚的自然景致帶入瞭動勢,創造出一個奇絕的境界,而在讀者心中留下懸念:誰在“挽”?這一句真正是先聲奪人、境界開敞。連接下一句,“閩山閩水物華新”,組合為首聯,表達的意義卻是多層。既頌揚瞭人民軍隊的歷史功績:洗凈廣天,為八閩民眾日子的生機勃勃奠定瞭基礎;又預示瞭新時期政局正在朝向好的方向平穩發展,福建山水一片簇新。詩人並沒有正面回答誰“挽”的問題,卻又明確告訴瞭你結論。

  接下來的頷聯對句,由“興”轉“比”,視角也從宏觀進入微觀、從抽象進入具象。元月榕城最鮮明的兩種物象“梅”與“榕”,被詩人準確地捕捉。梅花吐蕊、榕葉掬翠,既是此時此地實景,亦是時代映像:嫩梅老榕爭艷,新舊事物齊發。既以連帶效果回應瞭“挽住雲河洗天青”的動勢,又用擬人筆法作出歡態迎姿以待下句。此聯對仗工穩、形象鮮明,起到極好的承上啟下作用。

  頸聯又是一個對句:君馭南風,我臨東海。子曰“南風之熏兮”,南風徐徐,為百姓帶來舒適的氣候。此句雙關作人民軍隊化釋瞭寒冬、全國“雙擁”會議則是馭南風而來。南風還更可理解為南方的風氣,則又多瞭一層解放軍與民風同融之義。“我”——詩人則因在東海施政,對軍民的魚水情誼感同身受。

  最後尾聯實寫點題:舉城同慶,軍民一心,詩人躬逢並主持這難得的盛會,滿盈瞭喜悅與歡洽。這是一首意象充沛的政治抒情詩,平實的語詞裡展現瞭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並通過顯露情趣的人與自然互動,抒發出浪漫主義的情懷。

  (作者系中國作傢協會副主席)

  軍民情·七律

  習近平

  祝賀“全國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會議”在榕召開

  挽住雲河洗天青,閩山閩水物華新。

  小梅正吐黃金蕊,老榕先掬碧玉心。

  君馭南風冬亦暖,我臨東海情同深。

  難得舉城作一慶,愛我人民愛我軍。

  一九九一年一月九日

  (原載一九九一年一月十三日《福建日報》)

(原標題:南風熏兮,其情和融——品讀習近平七律《軍民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