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0日星期四

外媒關註中國月餅禁令 稱細微處見反腐決心-月餅禁令-反腐-腐敗

外媒關註中國月餅禁令 稱細微處見反腐決心|月餅禁令|反腐|腐敗

外媒關註中國月餅禁令 稱細微處見反腐決心|月餅禁令|反腐|腐敗


  法制晚報訊(記者 黎史翔) “中秋節即將來臨,中國人習慣通過互送月餅這種‘油酥糕點’來表達節日問候。”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道如此向西方讀者介紹這一中國的傳統節日。報道同時指出,今年的中秋節前夕,中國官方再次采取措施,遏制“月餅腐敗”。

  這一舉措同時也引發其他不少外媒關註,將其稱為“升級版月餅禁令”。

  新加坡《海峽時報》指出,自去年起就開始實施的“月餅禁令”,從細微處表明中國反腐的堅定決心。

  談禁令反腐又出重拳 中秋節的小福利消失

  BBC的報道稱,中秋節前,中央再對公款買月餅下禁令,就是防止“禮尚往來”帶著功利心思。這也是官方發出的反對公款購買月餅作為禮品的強有力信號,表明瞭官方堅決的反腐態度。

  香港《南華早報》也稱,距離中秋節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中央就已經禁止官員們收受豪華月餅,或者利用這一機會揮霍公款。

  路透社的報道則更為詳細,該通訊社援引中國國內媒體的報道稱,去年中秋節來臨前,中央曾三發中秋國慶不得公款請客送禮的禁令。今年,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更是開通瞭公款送月餅等“四風”問題舉報窗,邀群眾舉報中秋公款送月餅、禮券等行為,並將每周通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件。這是繼去年嚴禁中秋國慶公款送節禮之後,中國官方針對節日腐敗的又一計“重拳”。

  “自從中紀委下達‘月餅禁令’後,個別官員以往眼中的‘中秋福利’消失瞭。”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稱,中國加強反腐活動以來,部分官員間的不正之風明顯銳減。往年在中秋節收到的小福利也逐漸消失。

  看變化

  脫掉昂貴包裝

  月餅價格更具親和力

  亞洲新聞網的報道角度更加貼近大眾,報道指出,在中國中秋佳節,合傢團聚品嘗甜美的月餅是中國人的傳統。但是這一美味卻曾由於個別官員的腐敗“變瞭味兒”,利用公款送月餅送節禮,導致瞭天價月餅、金銀月餅的誕生。但是,得幸於國傢政策和市場需求,人們正不斷找回之前的味道,以更為合理的價格購買到健康且多種多樣的月餅。

  “月餅——中國這一傳統的美味在制造商的手中歷經改頭換面。”報道稱,中國的餐飲業和食品業都認真貫徹落實自2012年12月以來政府提倡的節儉之風。去年月餅的價格和銷量都出現瞭明顯的下滑,特別是在五星級酒店和高檔面包店。

  面對政府的反腐和節儉“戰役”,今年很多制造商開始面向大眾市場。為瞭吸引更多的顧客,他們推銷更多口味的月餅。報道援引北京一傢飯店總經理的話稱,顧客現在更加崇尚時尚健康的月餅。

  制造商們不僅為消費者制作瞭迎合消費者口味的各式各樣的月餅,更為重要的是,月餅擯棄瞭昂貴的包裝,在價格上更具親和力。制造商們對於今年月餅的銷量信心十足,因為今年的月餅不僅重視質量,而且在價格上也相對較低。

  議反腐

  鏟除貪腐官員

  提高效率帶來正能量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月餅禁令”讓他們找回瞭以往的味道,而對於官員來說,這一禁令則讓他們實實切切感受到瞭責任。

  新加坡《海峽時報》的報道援引一位中國官員的話稱,“我們的工作變得更加的忙碌,民眾對我們的期待也越高。”報道指出,中國新一屆領導人上臺以來,一直把根除官員的腐敗行為作為首要任務。

  報道進一步指出,中國的反腐工作近日來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不僅僅是一隻隻“大老虎”被調查,就在上月,中國進行公車改革,加快瞭中國的反腐步伐。而關註小小的月餅,更是從細微處再次提醒官員們,要時刻謹記中央反腐的決心。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向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表示,“一方面我們需要對我們的工作更加負責,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嚴格地遵守規章制度。”該報還采訪瞭另外一名未透露姓名的中國公務員,他表示,反腐戰役除瞭鏟除貪腐官員,還能消除體制內的低效率,帶來的是正能量。

  本版文/記者 黎史翔

  制圖/廖元

(原標題:細微處見中國反腐決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